DB22T 1896-2013 北虫草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DB22T 1896-2013 北虫草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ID:8270932

大小:211.2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3-15

DB22T 1896-2013 北虫草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22T 1896-2013 北虫草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22T 1896-2013 北虫草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22T 1896-2013 北虫草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22T 1896-2013 北虫草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22T 1896-2013 北虫草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99B05备案号:40071-2014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96—2013北虫草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TheTechniqueRulesofCordycepsmilitarisIndustrialProduction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2013-12-04发布2013-12-3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96—2013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温嘉伟、李启云、路杨、任金平、王继春、刘国文、李长昆。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I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96—2013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北虫草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北虫草工厂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要求、技术要求、采收、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北虫草工厂化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

3、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3术语和定义GB/T12728-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12728-2006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3.1北虫草scarletcaterpillarfun

4、gus蛹虫草的子座,即子实体,由已组织化的菌丝体组成。3.2工厂化生产industrialproduction在可控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成套设施和综合技术实现周年性的规模化生产。3.3母种stockculture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也称一级种,试管种。[GB/T12728-2006,定义2.5.7]3.4原种motherspawn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二级种。1DB22/T1896—2013[GB/T12728-2006,定义2.5.8]3.5

5、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液体栽培种liquidspawn由固体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纯菌丝液体培养物,培养容器为玻璃瓶或发酵罐,只用于生产不能用于菌种扩繁。3.6杂菌weedmould食(药)用菌培养中引起污染的微生物。[GB/T12728-2006,定义2.7.1]3.7子实体fruitbody产生孢子的真菌组织器官。[GB/T12728-2006,定义2.2.16]4生产要求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4.1环境4.1.1选址应选在远离污染源(如牲畜养殖场、垃圾场、污水排放区等)和人口密集300m以上

6、的地方,其他按NY/T391执行。4.1.2厂房应设原料处理室、拌料室、分装室、灭菌室、冷却室、接菌室、发菌室、培养室、贮藏室、包装室。4.1.3内部环境厂房内部环境分为有菌区和无菌区。无菌区设置紫外灯,用于每天定时进行物理消毒灭菌。每天早晚用消毒液消毒各一次。4.2设备、设施4.2.1设备天平、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恒温箱、显微镜及酒精灯等。高压灭菌锅应符合特种设备要求。4.2.2设施4.2.2.1控温生产车间外部采用保暖设施,内部采用空调等控温设施,保证室内温度控制到18℃~22℃之间。2DB

7、22/T1896—20134.2.2.2光照培养架上设有满足于培养子实体的光源,光照强度控制在500LUX~1000LUX之间。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4.2.2.3通风每间培养室内有专用的通风口,通风口处需安装过滤风装置,室内CO2浓度不高于1000PPM。4.3人员要求经专业培训并获证的技术人员。工作人员需穿着经消毒的工作服进入。5技术要求5.1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制作液体栽培种引进分离母种出草试验母种扩繁制作原种接种配制培养基生产管理采收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图1生产工艺

8、流程图5.2操作要点5.2.1引进分离母种5.2.1.1引进引进国家或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认定的品种。5.2.1.2分离母种分离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表1母种感官要求项目要求培养基灌入量为试管总长度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斜面长度顶端距棉塞或无棉塑料盖40mm~50mm菌丝生长量长满斜面接种量(接种块大小)(6~8)mm×(6~8)mm菌丝正面外观洁白、纤细、均匀、平整,菌落边缘整齐,无杂菌菌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