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

ID:83088121

大小:787.47 KB

页数:8页

时间:2023-06-14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2020级高三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2014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据上图判断,2014年(   )A.全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2亿B.青藏高原地区平均年龄最高C.上海市老年人口数量高于山东D.四川盆地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2.西藏老年人口比例特点的成因是(   )A.医疗水平高B.出生率低C.自然增长率高D.迁入人口多3.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   )A.四川盆地农用土地面积增加B.北方地区雾霾污染加重C.东部经济增长方式加速转变D.西部环境资源压力剧增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4.该游牧活动(   )A.随着雨季南北移动B.需要穿越热带雨林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D.易受台风灾害侵扰5/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5.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6.图中水域面积约为(   )A.5km2B.1.5km2C.0.2km2D.0.02km27.某地理兴趣小组7月到此进行课外考查,若要安排露营,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8.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低山、丘陵为主②以丘陵、平原为主③中部低,西南、东北高④中部高,西南、东北低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南极和北极是位于地球两端的巨大冷源,在全球冷热循环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研究表明,南北极海冰存在差异。下图示意南北极海冰面积的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关于南北极海冰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格陵兰岛附近海冰密度最大B.南极地区海冰分布更规则C.北极地区海冰分布更规则D.南极半岛附近海冰密度最大10.造成南北极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北极气温变化更显著B.北极海洋面积更狭窄C.南极有大面积的大陆D.南极海域海水盐度更高覆瓦型洪积扇整体可见一系列洪积扇呈叠瓦状或串珠状排列,而洪积扇内部沉积构造则以扇顶多粗粒砂石,扇缘为细腻沙粒黏土为特征。下图为阿尔泰山山前覆瓦型洪积扇平面图和剖面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11.与该地貌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西北风挟带砂砾沉积B.南部山洪挟带大量泥沙沉积C.北部山地间歇性拾升D.受西北风影响,山地迎风坡多雨12.图示容易出现土壤盐渍化的地表区域是(   )A.粉砂区B.砾石区C.砂区D.基岩区“红旗河”调水工程是由6位院士、12位教授和几十位博士共同提出的超级调水工程。它从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后,成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大拐弯附近开始,过怒江,经隧洞先后穿过澜沧江和金沙江,后以隧洞、明渠和水库相结合的方式,依次经过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渭河、黄河,然后经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分别延伸到东疆的吐哈盆地和南疆的和田、喀什,全程6188千米。下图为“红旗河”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红旗河”联通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下列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为亚洲许多大河发源地B.青藏高原区高山耸立,湖泊众多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D.青藏高原区太阳辐射强,气温高14.下列对西北于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B.青藏高寒区的农业主要为灌溉农业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农业主要为河谷农业D.两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都是地形15.“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会(   )A.导致西北全区农业增产B.解决塔里木盆地缺水问题C.减轻调入区荒漠化程度D.加剧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二、非选择题:共55分。5/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蓝莓,果实颜色极具吸引力,因其好吃又兼营养保健功能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东北地区的野生蓝莓品质优但产量低。近年来该地区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培育出七十多个品种,这些蓝莓品种的共性是喜湿怕旱,主要差异是耐寒程度。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蓝莓可耐-35°C低温,但在极端天气下可能会出现超低温和冻害,农民经常人工堆雪以防冻害。蓝莓植株高度有的品种可达1.5米,有的品种仅0.3--0.8米。图a、b分别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冬、夏季山谷、山顶的气温日变化。(1)根据a、b曲线图,分别说出冬、夏季节山谷和山顶气温及其日变化的差异。(2)分析半山坡的野生蓝莓比山谷种植的蓝莓受冻害威胁小的原因。(3)简述当地果农采用人工堆雪方式防止蓝莓冻害的原因。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火灾给森林生态系统会带来较大影响,尤其是频繁及重度的森林大火,会对高纬度地区的不同植被类型和群落、土壤环境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下图示意阿拉斯加的黑云杉林区1971年重度火烧后部分植被覆盖度变化,植被覆盖度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1)判断森林大火后上图中最先恢复的植被种类,并说明理由。(2)总结火灾后草本植物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18.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大河,位于俄罗斯境内,河流全长3688千米,干流总落差256米。伏尔加河的大规模开发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阶梯开发为重点,通过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促进了流域经济的发展。图A为伏尔加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B为a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5/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1)比较甲、乙水库主要功能的差异。(2)分析伏尔加格勒以下河段流量减少的原因。(3)说明该河下游流量减少对河口附近湖岸地貌的有利影响。1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太平洋西南部群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面积约4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多集中在沿海平原。主陆(巴布新几内亚岛)多山,西南部和沿海有平原和沼泽低地,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森林覆盖率超过80%。目前,该国经济较为落后,以初级产品(矿石、椰油、椰干等)输出为主。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巴布亚新几内亚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希望与中国开展多方面合作。材料二:下图示意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岛屿。(1)描述图中主陆(巴布亚新几内亚岛屿)的地形特征,说明理由。(2)从大气环流的角度,推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差异并分析成因。(3)判断甲地和乙地哪一个更适合种植水稻,并说明理由。5/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地理参考答案DCCADBADBCCABAC1.据图计算可知,全国老年人口数量未超过2亿,故A项错误;青藏高原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故平均年龄最低,故B项错误;上海市老龄化程度高于山东,但老龄化人口的数量低于于山东,故C项错误;据图可简单读出,四川盆地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D项正确。所以选D。2.读图,西藏老年人口比例特点是在各省区中比例最低,这主要是因为该地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故C项正确;医疗水平高,老年人死亡率低,占的比例会增高,A项错误;出生率低,少年儿童少,老年人比例占的高,故B项错误;西藏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容量低,迁入人口少,D项错误。所以选C。3.人口老龄化对于耕地面积影响较小,A项错误;人口老龄化不会加大污染物的排放,不会加重雾霾污染,B项错误;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不足,导致我国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迁出,经济增长方式加速转变,C项正确;人口老龄化对于西部地区环境压力的影响较小,D项错误。所以选C。4.根据图中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可以判断两地都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草类茂盛,图示区域跨越赤道,因此游牧活动随着热带草原气候的雨季南北移动,A正确;东非高原虽在赤道附近,但受地形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两地之间游牧路线,未穿越热带雨林,B错误;根据图中的比例尺计算,多多马距赤道大约为600千米,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可知多多马纬度大约为6°S左右,未到南回归线,C错误;游牧活动地区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不易受台风灾害侵扰,D错误。故选A。5.游牧到甲地时应为返回多多马的途中,此时北半球雨季结束,草原生长量减小,南半球的雨季即将到来,甲地处于是热带草原的湿季(南半球夏季),此时应该是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过程中,即7到12月期间,四个选项中,10月最有可能,D正确,ABC错误。故选D。6.根据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图中水域为三角形,长为2千米,高1.5千米,水域面积约为1.5km2,B正确,排除ACD。故选B。7.根据等高线分布规律可知,①地为谷地,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不适合在此地安排露营活动,A正确;②③④地势平坦,地势高,不近河流,可以露营,故选A。8.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50米,图中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35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部分地区等高线稀稠密,推知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①正确,②错误;等高线数值中部在400米以上,海拔高,西南和东北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即地势中部高,西南、东北低,④正确,③错误,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9.结合所学可知,温度越低,海冰密度越大,因此应是南极点密度最大,AD错误;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因此海冰分布较为规则,而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中间岛屿众多,因此海冰分布并不规则,B正确,C错误。故选B。10.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因此气温变化并不显著,A错误;北极海洋面积更加广阔,B错误;南极地区陆地面积广阔,气温年变化较大,C正确;南北极海水盐度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C。7/8

611.洪积扇是由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出山口后堆积形成的地貌,A错误;由图中方向标可知,是由北部山洪挟带大量泥沙沉积而成,B错误;洪积扇成层叠瓦状排列,可以反映山麓带近期的抬升现象,C正确;由图显示该洪积扇发育于山脉南侧,造成该山脉多雨的多为盛行西风带,其为西南风,D错误。故选C。12.基岩区地表水下渗困难,且地势高,D错误;砾石区、砂区空隙大、地势较高且陡,易下渗,地下水埋藏较深,不易出现土壤盐渍化,B、C错误;粉砂区地势较低,且前面有黏土区,地下水受一定阻挡,造成在该地水位上升,图中显示有泉水出露,由此得出地下水埋藏浅,易出现土壤盐渍化,A正确。故选A。13.青藏高寒区地势高,面积大,冰川广布,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A错误;青藏高寒区海拔高,高山耸立,冰川广布,湖泊众多,B正确。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C错误;青藏高寒区地势高,太阳辐射强,气温低,D错误;故选B。14.两地区都有广阔的草场,都是我干重要的牧区,A正确;青藏高寒区,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业主要为河谷农业,B错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农业类型主要为绿洲农业,C错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是水源,青藏高寒区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是热量,D错误。故选A。15.如果该调水工程得以实施,将极大地改善新疆的水源条件,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但不是导致西北全区农业增产,A错误;结合材料可知,该工程能够缓解塔里木盆地缺水问题,但是不能解决,B错误。调入区水资源增加,会减轻荒漠化,C正确;调水工程在夏季(洪水期)调水,减少了洪水期水量,有利于减轻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D错误;故选C。16.(1)冬季:山顶气温高,山谷气温低;山谷气温日较差较大,山顶气温日较差较小。夏季:白天山谷气温高,夜晚山顶气温高;山谷和山顶的气温日较差均较大,山谷则变化更大。(2)①冬季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冷空气将山谷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形成逆温),使得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②野生蓝莓长期生长在本地,对当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强。(3)①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当地部分蓝莓植株高度较矮(0.3--0.8米),容易人工堆雪覆盖;②冬季时堆雪(积雪)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和土壤;③堆雪(积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17.(1)草本类。理由:草本类植被较苔藓类植被根系更发达,火灾后地下根系保存较为完好,后期恢复较快;草木类较乔木黑云杉等级更低,恢复所需时间更短。(2)变化情况:先快速增加,后有所下降。原因:火灾后乔木(黑云杉)被毁,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强,草本植物光照条件极大改善,促进其快速恢复及生长;后期随着乔木逐渐恢复,林下光照条件变差,草本植被覆盖率有所下降。18.(1)甲以发电、航运为主,乙以灌溉为主(为农业提供水源)。7/8

7(2)伏尔加格勒以下河段流域面积(集水面积)小,几乎无支流汇入,降水少,蒸发强,气候干旱(从气候角度言之有理即可),中上游水库储水截留部分水量,中上游的用水大使下游流量减少。(3)入湖水量减少,里海水位下降,原来靠近三角洲的湖底部分露出湖面形成新的三角洲(其它表达意思相近也可),河口三角洲向湖心推进。19.(1)岛屿河流呈放射状,岛地形以山地为主,中间高四周低;多座高大山脉分布,四面环海且河流短小,流速快,地势大。海湾、海峡多,海岸线曲折。(2)甲、乙两地都位于0°至10°S之间,甲乙两地地夏半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多,冬半年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在甲地受地形阻挡抬升(迎风坡)降水多,乙位于平原,抬升作用弱,降水较少。(3)乙地;理由:乙地位于西南部沿海,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人口集中,劳动力充足。7/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