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8∕T 108-2022 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等级与评价(佳木斯市)

DB2308∕T 108-2022 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等级与评价(佳木斯市)

ID:83094437

大小:268.6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3-07-04

上传者:130****3912
DB2308∕T 108-2022 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等级与评价(佳木斯市)_第1页
DB2308∕T 108-2022 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等级与评价(佳木斯市)_第2页
DB2308∕T 108-2022 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等级与评价(佳木斯市)_第3页
DB2308∕T 108-2022 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等级与评价(佳木斯市)_第4页
DB2308∕T 108-2022 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等级与评价(佳木斯市)_第5页
DB2308∕T 108-2022 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等级与评价(佳木斯市)_第6页
DB2308∕T 108-2022 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等级与评价(佳木斯市)_第7页
DB2308∕T 108-2022 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等级与评价(佳木斯市)_第8页
DB2308∕T 108-2022 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等级与评价(佳木斯市)_第9页
DB2308∕T 108-2022 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等级与评价(佳木斯市)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2308∕T 108-2022 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等级与评价(佳木斯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03.120.10CCSA00DB2308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地方标准DB2308/T108—2022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等级与评价2022-06-21发布2022-07-21实施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DB2308/T108—202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评价原则...........................................................................................................................................................15评价内容...........................................................................................................................................................26等级划分...........................................................................................................................................................37评价实施...........................................................................................................................................................38动态管理...........................................................................................................................................................5附录A(规范性)基层食安办各A级评价要求.............................................................................................6附录B(资料性)A级评价申请表.................................................................................................................11附录C(资料性)现场评审确认书................................................................................................................12附录D(资料性)等级认定书........................................................................................................................13I

2DB2308/T108—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佳木斯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各县(市)区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佳木斯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树森、任建奎、谭延东、鞠瑞、丁婉莹、柳良财、曲启波。II

3DB2308/T108—2022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等级与评价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基层食品安全协调管理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内容、等级划分、评价实施、动态管理。本文件适用于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及同级的功能区、开发区等基层食品安全协调管理工作的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发[2019]17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厅字[2019]3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基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由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及同级的功能区、开发区设立的,负责食品安全协调管理的议事协调机构,简称基层食安办。3.2基层四平台整合了基层市场监管所和部门派驻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和协作密切的执法管理服务事务,形成的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工作平台。3.3网格员从事基层四平台网格治理的工作人员,包含专职网格员和兼职网格员。3.4专管员基层市场监管所和部门派驻机构承担专职食品安全治理的工作人员。4评价原则遵循客观公正、科学严谨、全面准确、注重实效、服务发展的原则。1

4DB2308/T108—20225评价内容5.1队伍建设5.1.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发[2019]17号)(十五)加强基层综合执法。县级市场监管部门及其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要以食品安全为首要职责,执法力量向一线岗位倾斜,完善工作流程,提高执法效率。(二十八)加强协调配合。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建立专兼职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队伍,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等相关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厅字[2019]3号)第二十条: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各类开发区管理机构党政领导干部,参照本规定执行。应完善基层食品安全协调管理的组织架构,乡镇政府主管领导、街道办主管主任兼任主要负责人。网格员由乡镇政府、街道办决策决定。5.1.2基层食安办应该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5.1.3应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基层四平台网格员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并进行考核与激励。5.1.4宜建立食品安全专管员与网格员协调工作机制,统一开展工作。5.1.5基层食安办应组织专兼职工作人员、网格员参加县(市)区食安办以上组织开展的专业培训或网络专业培训。5.1.6网格员人员需要在县(市)区级以上组织的考核中成绩合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5.1.7应完善建立社会信息员(协管员)队伍。5.2制度建立5.2.1应建立基层食安委、基层食安办会议制度,明确相关会议内容、参加人员、频次及其他要求。5.2.2应建立基层食安办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制度,明确内容、要求、流程及责任人等要素。5.2.3应建立基层食品安全相关的培训制度和宣传教育制度,明确人员、频次等要素。5.2.4应建立基层食安办投诉举报制度,明确处理流程、处理时限、责任人等要素。5.2.5应建立基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组织机构及职责、责任人、处置流程等要素。5.2.6应建立网格员、专管员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设置食品安全工作处置流程。5.3工作保障5.3.1应配套食品安全所需经费,满足日常工作需要。5.3.2应设置办公场所。5.3.3应配备工作需要的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必要办公设备,宜保障工作车辆。5.3.4基层四平台与监管部门执法平台对接,数据开放共享。5.3.5网格员、专管员宜使用移动信息化终端设备或信息化APP开展日常工作。5.3.6应设立宣传点、宣传栏或橱窗等宣传设施,开展食品安全宣传。5.3.7应配合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保证有效运行,并对公众开放。5.4运行管理5.4.1应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基层年度工作计划。5.4.2应建立工作责任清单,落实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分工。5.4.3应在专题学习及专题调研或专项检查中纳入食品安全的内容。5.4.4应在专题研究中纳入食品安全的内容。2

5DB2308/T108—20225.4.5应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办绩效考核。5.4.6应建立行政区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信息库,并划分区域食品安全网格,绘制网格图。5.4.7应协助或组织监管部门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5.4.8应做好民间厨师备案、农村家宴申报备案和指导,并制订相关制度。5.4.9应协助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等管理工作。5.4.10应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5.4.11应定期组织社会监督员开展监督、宣传、教育等活动。5.4.12应受理、处置食品安全举报投诉。5.4.13应及时上报并协助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并关注相关舆论动态。5.5绩效应在上级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明查暗访、食品安全评议考核中成绩良好。6等级划分县(市)区食安办对基层食品安全协调管理工作开展评价,评价结果以A级表示,由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即A级、AA级、AAA级。对基层食安办的评价应按附录A给出的各A级评价要求开展。7评价实施7.1评价机构县(市)区级食安办设立评价机构,结合年度市级以上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进行,可自行开展评价,也可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实施评价。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a)依法设立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b)具备基本政治素质;c)具备与评价相适应的工作能力,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专职人员和与评价工作相匹配的专业人员;d)具有良好的业绩和信誉,近三年来无不良记录。7.2评价程序7.2.1申请7.2.1.1申请资格7.2.1.1.1申请开展各级评价的基层食安办应符合以下要求:a)本行政区域三年内未发生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或者重大损失的食品安全问题;b)本行政区域三年内未发生IV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安全事故等级可参见《佳木斯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c)本行政区域内未存在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的。7.2.1.1.2年限要求:a)申请AA级的基层食安办应获得A级满一年;b)申请AAA级的基层食安办应获得AA级满一年。3

6DB2308/T108—20227.2.1.2申请材料基层食安办向评价机构提交各级评价申请,申请材料应包含:a)A级评价申请表,参见附录B;b)自查评分表;c)自查报告;d)相关证实性材料。7.2.2资格审查评价机构应对基层食安办提交的A级评价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后处理方式有:a)对存在不符合7.2.1.1要求的,退回申请材料;b)对申请材料缺失的,应要求申请单位自收到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补充相关材料,否则视作放弃;c)申请材料符合申请要求的,予以受理。7.2.3发布计划评价机构统一下发各级评价计划,明确评价承担单位。7.2.4组建评价小组7.2.4.1评价承担单位收到计划后,组建由食品安全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组成的评价小组,明确评价组长,评价小组人数不少于3人,人数应为奇数。7.2.4.2评价承担单位应提前1周向被评价单位发出现场评审书面通知,通知内容包括现场评审的时间、要求及注意事项。7.2.5现场评审7.2.5.1首次会议评价小组到达被评价单位后,评价小组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参会人员包括基层食安委、食安办相关人员以及食品行业协会、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代表等。会议内容包括:a)组长介绍评价组成员及评分分工、评价程序和要求;b)被评价单位介绍食品安全协调管理自我评价情况。7.2.5.2评价评价小组采用询问、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对被评价单位提供的佐证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对照附录A各级评价要求进行核查。实地调查点应包括:a)办公场所;b)宣传设施;c)配合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d)基层四平台;e)农村家宴、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食品摊贩等。7.2.5.3末次会议4

7DB2308/T108—2022评价结束后,评价小组组长主持召开末次会议,参会人员包括基层食安委、食安办相关人员等。会议内容有:a)反馈现场评审情况;b)对于整改项为3项及以上或否决项为1项及以上的,告知被评价单位现场评审不通过;c)对于整改项不多于2项,无否决项的,要求被评价单位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向评价小组组长提交相关整改佐证材料;d)对于无不符合项的,告知被评价单位现场评审通过;e)形成并签署现场评审确认书,参见附录C。7.3等级认定7.3.1评价组组长根据被评价单位现场评审或整改情况,出具等级认定书。参见附录D。7.3.2评价承担单位应及时将等级认定书上报给评价机构。8动态管理8.1自评各级基层食安办应定期开展自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年应向评价机构提交自评报告。8.2复查8.2.1评价机构对已认定A级及以上的基层食安办组织开展复查,复查为每三年一次。在复查年份该基层食安办申请更高一级评价的,且已完成现场评审的则不进行复查。8.2.2复查按7.2.3、7.2.4、7.2.5、7.3的规定执行。8.3撤销或降等级8.3.1A级基层食安办被发现存在不符合7.2.1.1.1要求的情况,则直接予以撤销等级。8.3.2对复查不通过的各级基层食安办,给予降等级或撤销等级处理。5

8DB2308/T108—2022附录A(规范性)基层食安办各A级评价要求对基层食安办各A级的评价应按表A.1给出的各A级评价要求开展评价。表A.1基层食安办各A级评价要求序号评价项目A评价要求AA评价要求AAA评价要求*3.1基层食安委应包含但不限于乡镇镇长(街道办主任)、分管领导以及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派出机构、4.1同A级5.1同A级基层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负责人;基层食安委主任人员调整变动后一个月内完成任命*3.2基层食安办应包含但不限于分管领导、市场监管所和基层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4.2同A级5.2同A级机构主要负责人;人员调整变动后一个月内完成1队伍建设4.3应配备1名及以上专*3.3基层食安办应配备1名及以上专兼职工职工作人员或2名及以5.3同AA级作人员上兼职人员*3.4应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网格员重点工作5.4食品安全考核权重在网内容之一;并对网格员进行考核与激励,考4.4同A级格员考核中占比不低于10%核结果与薪酬直接挂钩*5.5应组建食品安全专管员——队伍,队伍人数达到1.5/万人常住人口*3.5网格员上岗前应具备食品安全相关知4.5网格员高中文化程5.6网格员高中文化程度占识,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度占比应在70%以上比应在80%以上。6

9DB2308/T108—2022表A.1(续)序号评价项目A评价要求AA评价要求AAA评价要求*3.6应开展基层食安办专兼职工4.6每个年度各不少于5.7应开展基层食安办工作人员、网作人员和网格员培训,每年度各不2次格员培训,每年度各不少于4次少于1次1队伍建设*3.7网格员在市级组织的考核中4.7优秀率50%以上5.8网格员优秀率达70%以上。合格率100%*3.8应建立社会信息员队伍4.8同A级5.9同A级3.1应建立基层食安委、基层食安办会议制度,明确相关会议内容、4.1同A级5.1同A级参加人员、频次及其他要求3.2应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制度,明确内容、要求、流程及责任4.2同A级5.2同A级人等要素3.3应建立食品安全相关的培训制度和宣传教育制度,明确人员、频4.3同A级5.3同A级2制度建设次等要素3.4应建立投诉举报制度,明确处4.4同A级5.4同A级理流程、处理时限、责任人等要素3.5应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组织机构及职责、责任人、4.5同A级5.5同A级处置流程等要素3.6应建立网格员管理制度,明确5.6建立网格员管理制度,明确工作工作职责,设置食品安全工作处置4.6同A级职责,设置食品安全工作处置流。流程*3.1应保障食品安全所需经费,满4.1同A级5.1同A级足日常工作需要3工作保障5.2应划分办公区、科普宣传区等功*3.2应设立基层食安办办公场所4.2同A级能区7

10DB2308/T108—2022表A1(续)序号评价项目A评价要求AA评价要求AAA评价要求*3.3应按工作需要配备电脑、打印机、档4.3同A级5.3同A级案柜等必要办公设备__5.4配备工作车辆*3.4基层四平台与监管部门执法平台对4.4同A级5.5同A级3工作保障接,数据开放共享—*4.5网格员队伍应使用5.6同AA级移动信息化终端设备或信息化APP开展日常a工作,配备率、使用b率达到100%3.5在基层办公场所或学校、农贸市场,医4.6不少于2个5.7不少于3个并定期更换院、大型商超等人员集聚区域的醒目位置宣传内容设立不少于1个宣传点、宣传栏橱窗3.6配合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免费向社会4.7同A级5.8同A级公众开放*3.1应将食品安全纳入年度基层工作计划4.1同A级5.1根据上级要求制定*3.2建立基层党政领导班子、食安委、食4.2同A级5.2同A级安办领导班子和食安委成员单位食品安全责任清单4运行管理*3.3每年组织党政领导班子食品安全专题4.3不少于2次5.3同AA级学习不少于1次*3.4基层党政领导班子开展食品安全专题4.4不少于2次5.4不少于3次调研或专项检查每年不少于1次*3.5基层党政联席会议或党委会专题研究4.5不少于2次5.5不少于3次食品安全工作,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每年不少于1次*3.6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村(社区)绩效4.6考核权重不低于3%5.6考核权重不低于5%考核,并将结果作为其他相关考核、奖惩和调整的重要依据8

11DB2308/T108—2022表A.1(续)序号评价项目A评价要求AA评价要求AA评价要求*3.7建立行政区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信4.7同A级5.7同A级息库,入库率达到100%并实现动态调整*3.8应划分区域食品安全网格,绘制网格图,明确网格区域、区域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4.8同A级5.8同A级网格员*3.9协助或组织监管部门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网格员应每月4.9不少于3条/人5.9同AA级上报食品安全信息不少于1-2条/人3.10对发现问题进行处置并回访,处置率、4.10同A级5.10同A级回访率均应达到100%3.11做好民间厨师备案、农村大席申报备案和指导;制订民间厨师、农村大席规范管理4.11同A级5.11同A级的制度4.12建成农村大席放心厨房4运行管理—5.12同AA级不少于1个3.12协助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小作坊、小餐饮4.13同A级5.13同A级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工作4.14有获评市级及以上组织—5.14不少于2家开展的特色亮点项目1个(家)3.13县级及以上媒体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每4.15同A级5.15每年度不少于4篇年不少2篇3.14每半年组织社会监督员开展监督、宣传、4.16每季度开展5.16第两月开展教育等3.15受理食品安全举报投诉,报送监管部门4.17同A级5.17同A级处置率应达100%,并在规定时限内办结4.18应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应*3.16及时上报并协助处理食品安全事故5.18同AA级急培训和演练3.17组织开展或协调推进其他相关重点工作4.19同A级5.19同A级9

12DB2308/T108—2022表A.1(续)序号评价项目A评价要求AA评价要求AAA评价要求5.1近三年在上级部门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4.1近三年中有两年评价性抽中,合格率应高于所在—检,合格率应高于所在县(市)县(市)区、建三江平区、建三江平均水平均水平、所在市平均水5绩效平*3.1上年度,在上级部门明查暗访中4.2近三年中有两年未发现较严5.2近三年未发现较严未发现较严重扣分项目重扣分项目重扣分项目*3.2在县(市)区政府、建三江管委4.3近三年中有两年考核结果优5.3近三年考核结果优会组织的食品安全评议考核中近三年秀秀考核结果良好以上注1:高A级评价要求等同于低A级评价要求或在低A级评价要求的基础上加严。注“*”项为重点项。注2:配备率应按配备移动信息化终端设备或信息化APP开展日常工作的人员(网格员、专管员)数量除以需配备人员(网格员、专管员)总数进行计算。注3:使用率应按使用移动信息化终端设备或信息化APP开展日常工作的人员(网格员、专管员)数量除以需配备人员(网格员、专管员)总数计算。注4:处置率应按问题被处置的数量除以发现问题的总数进行计算。注5:回访率应按问题被处置后进行回访的数量除以问题被处理的总数进行计算。10

13DB2308/T108—2022附录B(资料性)A级评价申请表表B.1给出了基层食安办A级评价申请表。表B.1佳木斯市基层食品安全协调管理A级评价申请表申请单位地址负责人联系电话联系人联系电话申请A级口A级口AA级口AAA级(材料可另附)申请单位自我评价负责人:(盖章)年月日当地食安委意见主要负责人:(盖章)年月日县(市)区食安办意见(盖章)年月日市食安办(备案)意见(盖章)年月日11

14DB2308/T108—2022附录C(资料性)现场评审确认书表C.1给出了现场评审确认书。表C.1现场评审确认书被评价单位地址负责人联系电话联系人联系电话评价A级口A级口AA级口AAA级现场评审时间年月日序号姓名职务(组长、组员)职称联系方式单位1评审组人员23…..不符合项对应条不符合项内容不符合项类型口否决项口整改项现场评审不符合项口否决项口整改项口否决项口整改项整改期限年月日(现场评审结束后20个工作日)口通过口整改口不通过评审组意见(签字)年月日负责人(盖章)被评价单位确认年月日注:现场评审不通过的整改期限可不填。12

15DB2308/T108—2022附录D(资料性)等级认定书表D.1给出了等级认定书。表D.1等级认定书被评价单位地址评价A级口A级口AA级口AAA级现场评审时间年月日序号姓名职务(组长、组员)职称联系方式单位1评审组人员23…不符合项对应条不符合项内容整改完成情况现场评审不符合项口通过口不通过评审组组长意见(签字)年月日口通过口不通过评价机构意见(盖章)年月日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