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品德的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品德的发展

ID:8407489

大小:36.3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3-23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品德的发展_第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品德的发展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品德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公教育湛江分校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历年真题在现:品德的发展第十章品德的发展1、下面哪部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2005)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2、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水平。(2010)A.前习俗B.中习俗C.习俗D.后习俗3、【填空题】皮亚杰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分为他律和()两大阶段(2006)4、【填空题】道德认知的三个主要环节是道德认知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2008)5、【填空题】皮亚杰认为在儿童的道德认知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

2、两个因素是认知能力和()(2010)6、简要说明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哪些?(2007)7、简述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2011)参考答案及解析1、A。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故选A2、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一是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二是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家庭、社会对其期望和要

3、求考虑问题,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二是遵守法规取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20岁以上)主要特点是个体的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包括两阶段:一是社会契约定向阶段;二是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3、答案:自律4、答案:道德信念的确立2中公教育湛江分校5、答案:社会关系6、答案: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7、答案:皮亚杰通过一些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

4、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毫无道德规则可言);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判断行为对错时以结果为标准);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关于惩罚,儿童不再像前一阶段那样驯服地接受抵罪的惩罚,

5、而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出现利他主义。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只是为了研究的便利才加以区分的。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