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教学大纲

《土壤肥料学》教学大纲

ID:8515431

大小:4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3-30

《土壤肥料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土壤肥料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土壤肥料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土壤肥料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土壤肥料学》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肥料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土壤肥料学》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一)性质与任务土壤肥料学是植保、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土壤肥料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习各种植物栽培技术和合理施肥打下良好基础。(二)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学会鉴别、利用、培肥和改良土壤,掌握合理施肥的技术,为各种植物的丰产栽培奠定基础,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当地有关土壤肥料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总学时90学时,其中理论课68学时,实验实训课22学时。(四)选用教材和参考书教材选用:《土壤肥料学通论》沈其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土壤肥料》宋志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土壤

2、材料学》王荫槐主编,农业出版社参考书:《土壤学》黄昌勇主编,农业出版社《肥料学》毛知耘主编,农业出版社《土壤肥料学》(五)教学方法与考核本课程宜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课外习题和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随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增加和补充视听资料。成绩考核应以笔试闭卷开始为主,结合平时实验实训及作业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二、学时分配表章次章名学时实验名称学时绪论21土壤矿物质4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412土壤质地测定22土壤有机质4土壤有机质的测定23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5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的测定24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状况7土壤含水量的测定25土壤胶体和土壤吸

3、收性能66土壤酸碱性4土壤酸碱度的测定27土壤的形成、分类和分布4土壤剖面观测调查28土壤管理29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410土壤与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6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测定211土壤与植物磷、钾素营养及磷钾肥4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测定2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测定212土壤与植物中的中、微量元素营养及中、微量元素肥料413复混肥料414有机肥料615植物营养及施肥与人类健康2合计6822一、大纲正文绪论一、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二、土壤及土壤肥力三、土壤肥料科学发展概况12四、2l世纪土壤肥料科学的任务及发展前景五、土壤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一章土壤矿物质第一节岩石风化与土壤

4、矿物质地壳的元素组成特点,成土的主要矿物、岩石,岩石风化类型。第二节母质的性质和类型风化产物的新性质,风化产物的类型第三节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一、土壤矿物二、土壤矿物的化学组成掌握母质具有的复杂的矿物组成对土壤主要营养关系的供应特点。第四节土壤的机械组成一、土壤粒级:粒级的概念及划分依据二、土壤质地:颗粒组成和质地概念及意义,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质地改良方法本章重点:土壤的矿物组成,粒级的概念及划分依据,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表现本章难点:土壤的矿物组成,粒级的划分依据,土壤质地的改良原理第二章土壤有机质第一节有机质的来源、类型、组成一、有机质来源及存在形态二、有机质的组成和性

5、质三、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和性质第二节有机质的转化一、腐殖化和矿质化过程的概念二、影响有机质转化的因素第三节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12一、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与有关条件二、有机质积累与调节原则本章重点: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和性质,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其影响因素,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本章难点: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和性质,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第三章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第一节土壤孔性一、土壤密度、容重的概念二、孔隙的类型、性质及分布三、影响孔隙性的因素。四、土壤孔性的改善及其与作物生长的关系第二节土壤结构性一、结构体、结构性概念及结构性的本质二、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性质及评价三、土壤结构

6、形成机制四、改善土壤结构的实质,常用农业措施评价第三节土壤耕性一、土壤的物理机械性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的概念、本质及影响因素。二、土壤耕性本章重点: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的概念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本章难点:土壤物理机械性的概念及其对土壤耕性的影响第四章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状况第一节土壤水分一、土壤水分的类型的性质二、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12三、土壤水分的能态土水势、土壤水吸力的意义及异同,简介其测定方法四、水分特征曲线意义第二节土壤空气一、土壤空气的组成和含量特点二、土壤通气的机制三、土壤通气的指标四、土壤通气与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五、土壤通的调节,常见的农业措施并加以评价第

7、三节土壤热量一、不同热量来源的数量及意义二、土壤热特性,热容量、导热性和导温性三、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四、常见农业调温措施的评价本章重点:土壤水分、空气、热量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本章难点:土水势、土壤水吸力的意义,土壤通气与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第五章土壤胶体和土壤吸收性能第一节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构造一、胶体的种类二、胶体的双电层构造第二节土壤胶体的特性一、比表面、表面能的概念及意义二、电荷的种类、来源及意义三、溶胶和絮凝过程及意义第三节土壤的离子交换一、土壤吸收性能的类型、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