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改革与研究的项目实践报告

机械原理课程改革与研究的项目实践报告

ID:8527726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31

机械原理课程改革与研究的项目实践报告_第1页
机械原理课程改革与研究的项目实践报告_第2页
机械原理课程改革与研究的项目实践报告_第3页
机械原理课程改革与研究的项目实践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课程改革与研究的项目实践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机械原理》课程改革与研究的项目实践报告《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在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是学生能否牢固掌握专业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基础课阶段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的一个无可替代的桥梁。对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及实践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的兴趣,我校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已进行了多项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最新实验教学设备仪器的更新与添加等多方面。一、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包括3个方面。1.实验课及理论课教学学时的调整90年代末,我校的《机械原理》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

2、实验课只有4学时。理论课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造成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脱节现象。学生的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没有被有效的挖掘。随着近几年,教学体系的不断优化,2006年《机械原理》课程的总学时提高到70学时,其中理论课教学为56学时,实验课为14学时;2007年《机械原理》课程的总学时提高到72学时,其中理论课教学为56学时,实验课为16学时。实验课时量的增加,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理论课教学也基本能满足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要求。2.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2000年前的《机械原理》理论课教学主要集中在几种基本知识点和几种基本机构的设计知识的掌握方面。例如,机构的

3、结构分析,机构的运动分析,机构的力分析,摩擦磨损及自锁,连杆机构设计,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等。内容很精,但感觉相对独立,不成系统。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兄弟院校的相关的教改经验,在总的理论课教学学时减少的情况下,适时调整了《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其更接近于工程应用,更具体化。教学内容的安排真正做到了宽而精。“宽”就是知识面宽,涵盖的内容广,使学生在做设计时能够思路开阔、浮想联翩,这样才有可能出现好的创意;“精”4就是对机构设计与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经典的设计方法、分析方法做重点的详细的阐述,使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未知的机械产品的设计时,能够傲到触类旁通,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

4、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例如,适当压缩了运动分析和力分析的相关课时,重点突出了几种常用机构的设计方法,增加了转子动平衡,机械调速,常用组合机构,机械传动方案的设计过程等内容。使整个课程体系更加完整,更加系统,更加符合现代工业设计对学生总体知识掌握水平及系统设计能力的要求。3.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机械原理》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机械原理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实验。在上世纪主要体现在少量的实验学时的安排上。实验内容有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齿轮参数测定,齿轮范成实验,齿轮加工等。实验内容单一,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欠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2005年,我校首次开设了《机械原理课

5、程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肯定这种实践方式,觉得课程设计的过程是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了第一次的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实验也是《机械原理》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和检验知识的重要手段。以前《机械原理》所开的实验多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指导书所列步骤进行,缺乏主动参与意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对《机械原理》课程实验内容的改革成了当务之急。2006年,我们在《机械原理》原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机构认知实验》、《转子动平衡实验》、《运动参数测定实验》和《机构创新实验》等,这些

6、实验密切联系实际,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创新性实验,极大的丰富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动手能力普遍增强。实验课学时也由原来最少时占总学时的7%,提高到现在的20%。改变了以往理论学习内容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这一局面不管是对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属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方面的极大调整。二、教学方法的自我完善与提高教学方法问题应该说是个极其个性化的问题。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特点,也就有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如果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综台素质的提高。教师在教授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个性

7、思考、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教学方法是千变万化的,但总的目的只有一条,就是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最近几年,为了改进教学,课题组的老师们多次集体备课,对于有争议的一些内容,集体讨论解决。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由老教师负责对青年教师一对一4的培养,形成了青年教师随堂听课的传统。就笔者个人而言,执教《机械原理》课程已有多年,但每一年每一章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不完全相同。对于理论性较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