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人文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ID:8539172

大小:3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3-31

人文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人文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人文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人文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人文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文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文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当前,汉语国际推广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人文教育备受关注的背景下,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从人文性的视角审视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透视对外汉语教学中人文偏失的表现出发,探寻其偏失的根源所在,进而论证提升对外汉语教学人文性的几点建议,从而为建构新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改进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关键词:人文性;人文偏失;对外汉语教学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是教育价值的核心取向。[1]对外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仅要让留学生掌

2、握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能力,还应使其知、情、意、行和谐发展,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然而,有学者指出,“对外汉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在产生之初人们只看到了其在促进社会发展中所体现出的工具价值,而忽视了对人性本身的培养。对外汉语教育的本体价值仍未能从其工具价值的中完全独立出来。”[2]当“教育中人文意义的失落”成为诊断当今教育的话语之时,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人文性的偏失也是不能规避的一个事实存在。这种偏失,导致了留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异化现象。为此,我们需要在合理认识人文性偏失种种表现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解决这一现实困境。一、对外汉语教学

3、中人文偏失的表现(一)填鸭式教学的普遍存在从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来看,对外汉语教师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宰,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留学生而言几乎是一个非自主的过程,学生缺乏自主性和能动性。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一味地讲授语言知识点,在根本上忽视了留学生的真实感受和主观体验,汉语课堂发展成为一种单向的演讲或独白,留学生则扮演了一种接受者和遵从者的角色。这种忽视留学生的心理需要,把他们视为一个个孤零零的个体,看不到留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观念,只能导致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灌输式的教学,从而限制了留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空间。(二)座位编排方式的简单化在对外汉语教学

4、的课堂里,座位编排方式仍然是传统单调的“秧田”。这种座位排列有助于教师观察全体学生的课堂行为,但在客观上却造成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与隔阂。从留学生的角度看,这种座位安排使他们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降低了许多。从师生互动的角度来看,这种座位编排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教师和每个留学生个体的互动频率的不相等:坐在前几排的、中间的留学生往往能更多地接受教师的影响,而坐在后排的特别是角落里的学生受到的影响则明显少些,导致课堂环境中也存在着一些“死角”。(三)课堂交往的异化从交往实践观的角度审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就是一种交往。在交往实践中,如果交往的双方不

5、能以自由、平等、自主、全面发展的主体而存在,主体—主体关系就会在某种意义上降格为主体—客体关系或物物关系,这种交往就会被异化。[3]就当前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状况看,汉语教师与留学生之间的交往成为课堂交往的主要形式,有时甚至是唯一形式,师生间的垄断性交往形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在笔者观察的40节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独占型”的比例高达近90%,其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更是高达936%,而留学生之间的交往只占64%。在课堂中,“教师提问留学生回答”是师生之间课堂言语交往行为的主要类型,留学生在教师程式化的教学过程中扮演了一种被动的角色,师生

6、双方并不能以平等、自由、自主和全面发展的主体而存在,课堂交往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四)文化教学中“度”的失衡语言与文化形神相依,进行语言文化一体化教学是极其必要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摆正汉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为值得重视。在课堂上,我们并非是让国外学生绝对地接受我们的文化,更不是用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去引导、同化他人,而是让学生逐步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对于来华的留学生而言,在异文化背景下学习第二语言时,由于他们各自母文化烙印的根深蒂固,难免会有不适应的感觉,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是需要一个由浅

7、到深、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适应过程。有学者曾言:“任何跨文化的研究,都不能只从本国文化的接受心理去考察语言差异而应兼顾文化差异。”[4]可见,适度地照顾到与异域文化之间的关联是培养师生共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然而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大都处于学院化的习得模式,教师很少从学生本身先前所持有的文化背景出发,以其作为切入点来导入或对比语言文化知识,而是强势性地直接灌输汉文化知识,对学生各自的文化背景的尊重与理解没能充分体现,疏忽了学生的主观心理感受,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二、对外汉语教学中人文偏失的根源(一)传统教学观的根深蒂固传统教学观

8、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其他方面都是传授知识过程中的副产品。”[5]当前虽然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但基于笔者的观察,在现今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