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1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1

ID:8583214

大小:1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2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1_第1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1_第2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1_第3页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举国欢庆,阅读该文,可以重温这一动人时刻,增强民族自豪感。新课标要求阅读新闻作品要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及身边发生的事件有敏锐的感觉,能及时发现其社会意义和影响。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再启发学生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品析。对文中的疑难问题可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分小组讨论,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独立地、负责任地作出自己的评判。1.学习新闻的相关知识,识记字词。2.学会分辨新闻中的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3.品析含义深刻的句子。4.学习文中的细节描写。1

2、课时课前活动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瞩目()冉冉升起()凝重()紫荆花()停泊()湖泊()展拓()拓片()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易(zhì)(chì)热(guǎn)窥蠡测草(jiān)人命(chè)离重蹈覆(zhé)(chè)头彻尾(qī)茶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子中的横线上。(1)邻近·临近①我国东部跟朝鲜接壤,跟日本。②经过三天的紧张跋涉,我们终于了目的地。(2)注视·凝视①朝鲜发射三枚短程导弹,韩国密切朝鲜动向。②她躺在草地上,着蓝蓝的天空。4.本篇课文是一篇,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采写制作的一种

3、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幅短小精悍的新闻文体。5.从消息的结构上看,课文第一段是这则消息的部分,其作用有三:第一是点题,点明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将完成其特殊的历史使命;第二是;第三是在时间上为消息主体部分的时间顺序打好基础。6.消息、特写、通讯有什么区别?课堂活动区一、速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哪几个场景?2.课文写了哪些背景材料?二、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耐人寻味的语句并初步体会其言外之意。1.耐人寻味的语句:2.言外之意:三、三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意味深长的细节描写并仔细品味其

4、蕴含的意味。四、先独立思考,再与周围同学探究以下问题。1.课文中的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2.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课堂小结我的收获:我的疑惑: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该消息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参观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倾注着个人的情感。要想让学生深切体味到作者的感情,对二战时德国纳粹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就要有所了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地搜集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本文。采用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式,仔细研讨本文的几处细节描写及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其

5、作用。最后,就本消息的独特之处同其他同学探究、赏析。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识记字词、文学常识。2.学会分析新闻作品中记者的感情倾向。3.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1课时课前活动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祷告()婆娑()噩梦()窒息()处决()敷衍塞责()瓶塞()打卡()卡住()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xī)皮笑脸(xīxī)哈哈(zhuàn)稿酒(zhuàn)贪(lán)(fén)膏继晷废(xū)唏(xū)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子中的横线上。(1)终生·终身①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为我国的核事业奋斗。②电视

6、交友、相亲栏目为一些大龄青年解决了大事。(2)熟悉·熟习①他们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彼此非常。②他在山上放了40多年蜜蜂,很蜜蜂养殖技术。4.文学常识填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国记者,该新闻曾获美国新闻最高奖。课堂活动区一、介绍作者,回顾写作背景。(查阅书籍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可参考“作者介绍”与“背景资料”,勾画、识记要点。)二、速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读了课文后,你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2.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从文中找出参观者表情变化的句子。3.参观者表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三、再读课文,细部

7、探究。1.课文中还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相称的事物,你能举出两例并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吗?2.理解“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四、细读课文,赏析特色。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能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课堂小结我的收获:我的疑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