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3《力的等效和替代》word教案

2017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3《力的等效和替代》word教案

ID:8607969

大小:1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2017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3《力的等效和替代》word教案_第1页
2017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3《力的等效和替代》word教案_第2页
2017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3《力的等效和替代》word教案_第3页
2017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3《力的等效和替代》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7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3《力的等效和替代》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3力的等效和替代【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2.知道什么是力的等效与力的替代。3、学会寻找等效力。【过程和方法】1.类比力的等效与替代,自己分析、讨论,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2.运用数学工具(图象)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中重视严谨的科学推理过程,培养脚踏实地的作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的等效与替代【知识要点】力的作用效果:(1)、静力的效应:①物体的形变。②物体的平衡。(2)、动力的效应(本章暂不涉及):①瞬时效应产生加速

2、度。牛顿第二定律。②时间上的累积效应、冲量、动量定理。③空间上的累积效应、功、动能定理。3、力的三要素与力的图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我们用有向线段可以把极抽象的力具体化: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有向线段的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4、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分类,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2)、按力的效果分类,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3、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问题探究】给你两个量程为5N的轻弹簧秤,一个带有小钉子的平板,几张白纸,将橡皮筋结在小钉子上,白纸平铺在木板上,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筋拉到某点O,用两个弹簧秤同时以不同的角度拉橡皮筋是否也能将橡皮筋拉到O点?即两种方法的效果是否可以相同?  2.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筋拉到某点O的作用力与用两个弹簧秤同时以不同的角度拉橡皮筋到O点的作用力有什么关系?  解析:1.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筋拉到某点O,用两个弹簧秤同时以不同的角度

4、拉橡皮筋也能将橡皮筋拉到O点.2.记下用一个弹簧秤拉到O点时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并用力的图示法将这个力表示出来,并计为F;记下用两个弹簧秤同时以不同的角度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及方向,并用力的图示法将这两个力表示出来,并计为F1、F2.  3.多次重复步骤2,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F是以F1、F2为邻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点评:试题从问题情景出发,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真切地认识到力是可以等效和替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分力和合力,并能初步发现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为下一节的学习打下基础,也

5、能够培养学生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该题也给教材“实践与拓展”栏目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典型例题】例:关于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B、任何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都将发生改变。C、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解析: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是有力的作用,如两物体轻触但不相互挤压。而有力的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直接接触。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两者不一定同时发生,但两

6、者必居其一,物体受到平衡力,运动状态不改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一物体对其它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一定受到其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所以施力物体同是也是受力物体,所以C、D两项正确。【规律总结】本节研究问题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利用等效替代的科学思维方法,并结合力的图示法来研究分力和合力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验寻找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合力不一定比每个分力大,随着它们夹角的增加,合力逐渐变小.合力最大为两个力同方向时两力大小之和,最小为两个力反方向时两力大小之差.【当堂反馈】1

7、.关于合力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合力的性质同原来的两个力的性质相同B.合力是原来几个力的等效代替C.合力也有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D.合力随两个力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l=15N,F2=9N,它们的合力可能为()A.9NB.25NC.5ND.21N3.从匀速上升的气球上抛出一个重为G的物体,若气球所受的浮力f不变,则抛出物体后气球所受的合力大小为()A.fB.GC.0Df+G:4.如图3-22所示,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跟它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图象,则这两个力的大

8、小分别是()A.1N和4NB.2N和3NC.1N和5ND.2N和4N[来源:学科网]5.如图3—23所示,A、B分别为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可以断定其中___________同学的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6.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3-24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