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word说课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word说课教案

ID:8615708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人教版生物八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word说课教案_第1页
人教版生物八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word说课教案_第2页
人教版生物八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word说课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八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word说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安新县安州中学周季春Ⅰ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介绍了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后来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的过程的几种学说,虽然这节课并不是初中生物阶段的重点章节,但它有很强的开放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它又为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的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很强,而且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个特点,层层设疑,悬念叠出,使整个课堂活起来、动起来。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描述生命起源

2、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推测等方法的能力;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求新和敢于怀疑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实事求是.相互尊重.共同提高的科学态度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各种论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测的能力;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求新和敢于怀疑的能力教学难点:学生对生命起源的过程的理解.5.教法分析(1).启发式教学法(2).观察法和讨论归纳法(3)通过上网报纸和书籍等,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4)迎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发挥教师独

3、特的语言魅力,吸引学生6.整体构想:本节课的知识性不是很强,最主要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所以我把这节课设计成了全方位开放性课堂,从寻找论据,提炼论点全部都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在里面只是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最后以PK赛的形式将课堂推向高潮,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Ⅱ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通过上网、报纸和书籍多种途径收集支持和推翻生命起源说的几种不同观点的资料,目的是锻炼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分组。2.过程实施(1)导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一些具神秘色彩的事物是非常感兴趣的,我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通过给学生讲女娲造人的故事导入第一种假说:

4、“神创论”,很快的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跟教师一起融入课堂,并提出问题:地球上原本就有生命吗?它是怎样产生的呢?支持“神创论”的人是怎样认为的呢?让学生提炼出“神创论”的观点是:神创造了原始生命。对于这个论点学生会马上提出质疑:如果说是神创造了原始生命,那神又是谁创造的呢?所以这种假说就不攻自破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体会到了推测也应该有科学性,并不是凭空捏造的。“神创论”的观点被否定后,许多学生就疑问重重,到底生命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了更深入的探讨这个问题我给学生提供了三个事例(1)鲜肉中没蛆,腐肉生蛆;(2)一度干涸的池塘,一旦有水自然就有了蝌蚪和青蛙;(

5、3)第一天买回家的一兜葡萄忘记吃了,次日打开塑料袋后发现飞出许多小虫子.让同学根据这些来推测“自然发生说”的观点:生命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锻炼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之后追问:那么它的观点正确吗?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创设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因为很多学生的潜意识中就认为那是自然发生的,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候引导学生链接旧知“巴斯德鹅颈瓶实验”,让学生在对旧知的回忆中否定了“自然发生说”,同时也解开了不少学生心中的疑惑.由于这种思维上的碰撞进而使学生更深刻感悟到:科学的推测不仅需要以事实为基础,要有严密的逻辑.对于生命起源的假说有许多种,自然发生说

6、被否定了,一些学者为他们的另一种假说提供了证据.请同学们欣赏图片小行星撞击地球想象图以及在地球上留下陨石坑,宇宙本身就是奥妙无穷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加上图片本身的效果,给学生以新的视觉感受,并告诉他们在陨石中发现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而并非地球的氨基酸,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进而请学生总结出了“宇生论”的观点:原始生命可能来自宇宙空间别的星球.又一次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而且又一次的印证了科学的推测不仅要以事实为基础,而且要有确凿的证据。“宇生论”虽然得到了一些科学家以及同学们的支持,但是它仍不是支持率最高的,那什么样的学说比它的支持率还要高呢?

7、通过层层设疑,又一次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带着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原始地球想象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原始地球上你能看到哪些情况?有生命的存在吗?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就能使学生清楚,原始地球上那种环境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接着教师以问题“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那能否向生命迈进一小步呢?,1953年米勒就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就证实了这一点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米勒模拟原始大气成分实验装置”与原始地球想象图做对照,看看米勒是怎样模拟原始大气成分的,而后在这里形成了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氨基酸,也就是说原始地球上形成了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

8、-氨基酸,后来随着原始地球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小分子有机物合成了大分子有机物,最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