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word学案

ID:8622221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word学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word学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word学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word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能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

2、实践。 【教学重点】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学难点】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生本对话】【生本对话A】【生本对话B】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的一切。它有两层基本含义:(1)是一种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为主体、以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2)是一种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这两个方面正是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根本区别。2.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实践的基本要素:、、。3.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和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2.实践是

3、认识发展的。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4.实践是认识的和。判断(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判断(2):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判断(3):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判断(4):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不存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判断(5):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生生对话A】对话一:怎样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认识无法判断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2.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3.只有联接人于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能作为判断标准。对话二: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4、》报道,昨天(20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于9月27号到30号择机发射,并将与之后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牛红光说,天宫一号的发射是“好事多磨”。原定的发射窗口是“早已计算好的日子”。然而,8月18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失利,工作人员连夜组织归零。天宫一号发射计划随即做了相应调整。陆晋荣说,担负天宫一号发射任务的长征2号FT1火箭与出问题的长征2号丙火箭有类似的薄弱之处。一个多月来,工作人员经过补救和加强

5、,并对有关部位进行“举一反三”,已彻底消除隐患。航天专家庞之浩说,“天宫一号”相当于一个小房子,它不能天地往返,而是靠飞船。飞船也叫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它可以天地往返,这样我们一是实验这个技术,另一个就是把人送上去,进行一些实验。庞之浩:神五、神六是载人航天基本技术之一,太空行走是载人航天基本技术之二,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基本技术之三。这次,通过这次突破这个交汇对接技术,我们突破了第三项,它也是建造空间站的前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天宫一号发射是“好事多磨”,不断试验,不断改进,体现

6、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对话三:根据以上所学知识,你能全面总结出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判断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生生对话B】对话一:知识总结1.将本课的知识结构总结一下。2.总结本课的原理与方法论对话二:课堂反馈1.下列对实践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D)①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具有都具有客观物质性,因而实践是客观的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③实践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④实践是一种纯主

7、观的活动⑤实践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⑥2.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里强调的实践的特征是指(C)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实践具有目的意识性,即主观能动性D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3.下列对实践的社会历史性认识正确的是(A)①孤立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②任何人的实践活动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③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能动的活动④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A

8、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毛泽东说:“精神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这句话说明了(C)A认识的目的在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B认识的目的在于发展认识,实现认识的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C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D认识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性的认识,排除错误的认识。5.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有(A)①农民种地②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③工人做工④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