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word教案

苏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word教案

ID:8642488

大小:8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4

苏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word教案_第1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word教案_第2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word教案_第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糖类主备人:韩正连审核:尹华编写时间:2012-5-29教学目标:掌握糖类的存在、性质和应用。【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糖类概述)1、在有机化学中,、、、都属于糖类。2、糖类的组成及其在自然界的存在表3-5葡萄糖、蔗糖的存在与用途物质葡萄糖蔗糖组成在自然界的存在源:表3-5淀粉、纤维素的存在与用途物质淀粉纤维素组成在自然界的存在交流与讨论1、分析表3-5糖类的组成,思考为什么人们曾经把这些糖类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糖类一般由、、三种元素组成,通式为Cn(H2O)m糖类物质也叫碳水化合物

2、。注意:(1)在碳水化合物分子中,H和O并不是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着,只是个数比为2:1。(2)并不是所有的糖类分子中,H和O的个数比等于2:1,如脱氧核糖C5H10O4。(3)糖类大都可用Cn(H2O)m来表示,但符合这一通式的不一定都是糖,如乙酸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C2(H2O)2]等。2、糖类的定义:是指糖类具有多羟基醛结构、多羟基酮结构或者能够水解生成多羟基醛结构和多羟基酮结构的物质叫糖类。注意:要明确糖类的概念及分类,注意区分生活中的“糖”和化学中的“糖”。例如: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

3、OH-CHOH-CHO(多羟基醛)果糖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O-CH2OH(多羟基酮)。葡萄糖和果糖互为。核糖:CH2OH-CHOH-CHOH-CHOH-CHO(核糖)、CH2OH-CHOH-CHOH-CH2-CHO(脱氧核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但它们的结构不同,所以二者互为。淀粉和纤维素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为什么?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因为它们的通式虽然都是(C6H10O5)n,但组成分子的n值不同,它们的分子式不同。2、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反应3、葡萄糖在人体内的缓慢氧化反应三、活动与探究:糖类性质(

4、课本75页)实验1:归纳:颜色、状态、溶解性:填写表3-6实验2: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实验步骤:在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再加入1mL10%的葡萄糖,水浴加热。实验现象:试管壁上有光亮如镜的银析出CH2OH(CHOH)4CHO+2[Ag(NH3)2]OH2Ag↓+CH2OH(CHOH)4COONH4+3NH3+H2O说明:此特征反应的条件为碱性、水浴加热,工业上用于制镜工业和热水瓶胆镀银。实验3:与新制Cu(OH)2反应实验步骤

5、:在一试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滴加5%的CuSO4溶液约5滴(新制Cu(OH)2悬浊液),再加入1mL10%葡萄糖溶液,加热。思考交流:(1)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哪种物质过量?(2)该实验加热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3)通过铜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你认为该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4)该实验有什么实际用途?实验现象:说明:此特征反应条件为碱性、加热,医疗上用于检验糖尿病。CH2OH(CHOH)4CHO+2Cu(OH)2Cu2O↓+CH2OH(CHOH)4COOH+2H2O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上列两反应,常用

6、于鉴别葡萄糖。思考交流:葡萄糖有醛基(-CHO)和羟基(-OH),醛基可以被新制Cu(OH)2、银氨溶液弱氧化剂氧化,推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KMnO4(H+,aq)、溴水褪色?葡萄糖还有哪些化学性质?(1)葡萄糖分子里除有醛基外,还有五个醇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2)发酵生成酒精(3)生理氧化反应实验4:淀粉的水解、课本75页内容淀粉的特征反应:常温下,淀粉遇碘变。严格地说,淀粉遇到I2单质才变蓝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I-、IO等不变色。可用碘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讨论探究:如何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请对实验方

7、案加以评价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3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1)甲方案: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变蓝结论:淀粉尚未水解。答案:甲方案操作正确,但结论错误。这是因为当用稀碱中和水解液中的H2SO4后,加碘水溶液变蓝色有两种情况:①淀粉完全没有水解;②淀粉部分水解。故不能得出淀粉尚未水解之结论。(2)乙方案: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结论:淀粉尚未水解。答案:乙方案操作错误,结论亦错误。淀粉水解后应用稀碱中和淀粉溶液中的H2SO4,然后再做银镜反应实验。本方案中无银镜现象出现是因为溶液pH<7,故该溶液中淀粉可能尚未水解,也可能水解完全或部分水

8、解。(3)丙方案: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结论:淀粉水解完全。答案:丙方案操作正确,结论正确。上述3个方案操作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