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上《与诗同行,走进诗的海洋》彩色版学习资料

人教新课标六上《与诗同行,走进诗的海洋》彩色版学习资料

ID:8646589

大小:148.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4-04

人教新课标六上《与诗同行,走进诗的海洋》彩色版学习资料_第1页
人教新课标六上《与诗同行,走进诗的海洋》彩色版学习资料_第2页
人教新课标六上《与诗同行,走进诗的海洋》彩色版学习资料_第3页
人教新课标六上《与诗同行,走进诗的海洋》彩色版学习资料_第4页
人教新课标六上《与诗同行,走进诗的海洋》彩色版学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六上《与诗同行,走进诗的海洋》彩色版学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1.目录…………………………………………………………..(1)2.前言…………………………………………………………...(2)3.计划书…………………………………………………………(3)4.诗与酒…………………………………………………………(4)5.季节诗词………………………………………………………(6)古代类(1)春天…………………………………………………………….(7)(2)夏天…………………………………………………………….(10)(3)秋天…………………………………………………………….(13)(4)冬天…………………………………………………………….(17)现代类(1)春天…

2、………………………………………………………….(21)(2)夏天…………………………………………………………….(25)(3)秋天…………………………………………………………….(26)(4)冬天…………………………………………………………….(32)6.诗人简介…………………………………………………………(35)7.海岸诗集…………………………………………………………(39)9.后记………………………………………………………………….()前言计划书参与人员:邱祯云勋、王宇溪、冯少君、谢章元、刘梦菲、罗国鹏、吴迪封面设计:刘梦菲前言编写:邱祯云勋计划书:王宇溪主编:王宇溪,刘梦菲副主编:邱

3、祯云勋,谢章元春天诗搜索:王宇溪夏天诗搜索:吴迪秋天诗搜索:刘梦菲冬天诗搜索:罗国鹏插图:王宇溪,刘梦菲地点:王宇溪家打印人员:冯少君时间:第一次活动:12月9日,下午1:00——4:00第二次活动:12月17日,上午8:30——12:00后记编写:谢章元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又是一个盛产名酒的古国。诗,是人类精神劳动产生的高雅的文学奇葩;酒,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精华琼浆。在中国,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在中国文化漫长发展过程中,诗依从文学而出现,在其他文学样式尚处于胎眠时期,诗就在人们精神劳动中脱颖而出。诗是概括生活,浓缩语

4、言,凝炼真情,富于内在,旋律优美的文学样式。她为时代脉搏跳动,是人们精神世界最敏锐的触须。以诗的总体而论,她是人类进入文明的象征。在人类精神领域和文化艺术领域里,她对哲理、道德、文学、美学进行广泛而深远的探索,从中凝聚、提炼诗的真谛。从历史年代推算,仪狄在前,传说她是舜的女儿,与禹同时代,而杜康是西周之后的春秋时代的人。可是,在我国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樽、缶、杯、斝等形状古朴的新石器时代酒器;从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发现如甲骨文、金文中“酉”字形状的陶罐,这种陶罐距现在约有七千余年;从山东大汶口遗址也出土了大量樽、缶、杯、斝等盛酒的陶器。由此证明,早在仪狄时代的四千年前,中国不但有了

5、酒和酒器,而且饮酒已比较普遍了。从远古起,在中国,诗与酒就交融在一起。古代帝王祭祀山川、祖宗和举行朝廷大典,都奉献酒诵颂诗;唐朝在乡试饮酒礼中要诵《鹿鸣》之诗,称之为“鹿鸣宴”。从宫廷到民间,酒与诗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成为人们一种精神生活的需要。古代饮酒诵诗,非常注重礼仪,在《诗经·宾之初宴》篇中有:“饮酒孔嘉,维其令仪”(饮酒是美好的享受,要保持高雅的风度)。古往今来,在中国诗酒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传诵至今的佳话。魏晋时代,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有一半谈到酒,如“试酌百情远,垂觞忽忘天”。唐代,诗歌大盛

6、,诗人们嗜酒成风。代表人物首推诗仙李白,其中“李白斗酒诗百篇”,更是成为诗酒交融的名句。“酒渴思吞海,诗狂欲上天”的杜甫在为众诗人画像的《饮中八仙歌》中生动地描绘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位诗仙在《将进酒》中吟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把酒问月》中唱到“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杜甫的咏酒绝唱,称著于世。与李白同代的爱酒诗人,先后还有贺知章、孟浩然、王昌龄、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李商隐、皮日休等等。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是在他饮酒微醉中写成的。无独有偶,北宋时的诗人苏东坡,在山东密州(现诸城),中秋节饮酒,喝到微

7、醉时,诗兴大发,写下豪迈悲凉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南宋时,诗人陆游曾感慨地咏吟:“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中国是一个慕古文化国家,从遗留下来如烟海的诗与酒交融的史料中,摘取点点,可窥豹一斑了。对独具中国特色的诗酒文化的形成,笔者与艾青同志曾探讨过,从史料上看,诗的形成到酒的出现,两者即结合在一起,诗酒撞击的灿烂火花,一直照耀着诗酒文化漫长的画卷。纵观诗酒文化发展史,酒醉诗情,诗美酒醉;诗借酒神采飞扬,酒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