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练案:练案12-辛弃疾词两首(2)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练案:练案12-辛弃疾词两首(2)

ID:8681059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4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练案:练案12-辛弃疾词两首(2)_第1页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练案:练案12-辛弃疾词两首(2)_第2页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练案:练案12-辛弃疾词两首(2)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练案:练案12-辛弃疾词两首(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练案12 辛弃疾词两首(2)本练案共2页,满分为40分,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鹧鸪天 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③花。【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青布旗,酒店的招牌。③荠菜:野菜。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答: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5分)答: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3~4题。满江红辛弃疾点火樱桃,照一架、荼縻如雪。春正好,见龙孙注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注】 龙孙:竹笋的俗称。3.“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用了哪些修辞手

3、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4分)答:拟人和夸张。春归牵动了诗人满怀的愁恨,这怨春之语表现了词人抑郁不堪的烦乱心境。4.下片具体细致地抒写了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春山”“烟波”象征什么?“古今遗恨”如何理解?(6分)答:“春山”“烟波”象征祖国的分裂,象征政局的险恶,象征词人执著追求抗金复国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古今遗恨:词人侧重今之恨,即中原失陷,祖国分裂之恨。(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①辛弃疾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

4、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②,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注】 ①作此词时,辛弃疾已年届40,是辛弃疾离开扬州溯江上行将赴南昌新任,在途中的抒怀。②楼观才成人已去:此句是化用苏轼诗句“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思是说三国时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BE )A.词中“过眼”,是作者江行时对景物的感受;“怪”,是不能认定的惊疑感,往事虽然记得,却模糊,表现久别重逢的感触。B.“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不仅有烘托虚实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实写照,这种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来归隐田

5、园未得实现而形成的。C.“长为客”,长期客居他乡,不但表现了词人长期为官他乡而身怀忧愤,而且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之感。D.“吴楚地,东南坼”表现江行所见东南一带景象之壮阔。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国英雄,尤其是立足东南北拒强敌的孙权,最令他钦佩敬仰。E.“旌旗未卷头先白”承前感伤,由己及人,“旌旗”指战旗,意言北伐事业未成,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了。【解析】 题中B项“归隐田园”错,应是“雄心壮志”;E项“由己及人”错,应是“由人及己”。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6分)答:作者一方面觉得人生如梦,一方面对不如愿的大半生耿耿于怀;一方面认为自己是一个匆

6、匆过客,一方面又深深担忧国家民族的命运;一方面苦于世事,倦于宦游,想寄情山水,一方面又不愿计较个人得失,坚持复国理想。【解析】 解答此题,应结合着诗歌关键词句“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长为客”“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分析作答。(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叶梦得【注】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注】 叶梦得(1077—1148),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本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作者被迫去任、归居吴兴卞山时。7.下列对本词

7、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BE )A.词的首句开门见山,与词题中“绝顶小亭”照应;“缥缈”二字写出了小亭立于绝顶、云雾缥缈的情景。B.“笑谈独在千峰上”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异曲同工,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C.从“独在”二字看,词人似乎是独自登上小亭,但从“笑谈”和“少年豪放”来看,一同登亭的应该还有晚辈。D.“万里横烟浪”写词人在绝顶小亭极目所见,描绘出一幅辽远无际、苍茫宏阔的景象,意境雄浑。E.“莫学”一句包含着词人的自嘲,意在与“少年豪放”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老态,并与前面的“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