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练案:练案10-苏轼词两首(2)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练案:练案10-苏轼词两首(2)

ID:8695972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5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练案:练案10-苏轼词两首(2)_第1页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练案:练案10-苏轼词两首(2)_第2页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练案:练案10-苏轼词两首(2)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练案:练案10-苏轼词两首(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练案10 苏轼词两首(2)本练案共2页,满分为40分,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如梦令苏 轼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注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注】 玉堂:翰林院。此词作于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期间。1.“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苏轼“别”什么地方,别后有没有人来?词人对自己的提问所作回答有怎样的妙处?(5分)答:辞别黄州东坡,之后苏轼想没有人再去东坡。词人用“雪压小桥无路”这句景语作答。这个回答富于形象性,委婉曲折,避免了平铺直叙,表现了词人对黄州东坡的无限思念之情。2.“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词人为什么不用“一

2、蓑烟雨”,而用“一犁春雨”?(5分)答:用“一蓑烟雨”既可表现渔人,也可表现农人;既可表现劳动,也可表现行路,仍不具体。只有“一犁春雨”才是表示春雨过后的耕作,与前“东坡”相应,而且饱含词人归耕农亩(或:黄州东坡)的轻松愉悦的情感。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3~4题。蝶恋花 暮春别李公择苏 轼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注,我思君处君思我。【注】 凭仗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3.词的上片用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

3、?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6分)答:(1)堕花;老柳;开过花的樱桃。(2)虚写(或“想象”)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4.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4分)答:“点”或“破”;突出了青山的高峻。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6题。满江红 赤壁怀古戴复古①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

4、、杨柳为谁春,摇金缕。【注】 ①戴复古(1167-?),南宋诗人,该词作于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左右。②貔(pí)虎:本指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③曹瞒,即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D )A.词开头“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显得起势平淡,不如苏词气势雄伟。B.苏词中的周瑜形象,着墨较多,因而形象较鲜明;这首词写周郎,仅写到他的年轻和“气吞区宇”的英雄气概,别是一种写法。C.对于赤壁之战,苏轼仅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这首词则用浓墨重彩,极力渲染气氛,再现这一惊心动魄

5、的场面。D.“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相比,虽然都写到了赤壁之战的结果,但前者的表达效果明显优于后者。【解析】 这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难分高下,都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6.同样是对三国古战场的凭吊,也同样写到周瑜这一英雄人物,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①两首词抒发的情感不同。②这首词借凭吊古战场、缅怀英雄人物,抒发的是对眼前国势衰败的伤感;苏轼虽然也有对古战场和英雄人物的凭吊,感慨的是人生短暂和功业无成。【解析】 这首词中有“形胜地,兴亡处”“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可知作者身处多灾多难的南宋,是对国家命运

6、的感慨。特别是“今如许”一问,更是对眼前国事的悲伤。而苏轼处在北宋早期,抒发的是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四、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7~8题。临江仙苏 轼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 ①东坡:地名,在湖北黄冈,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冈时所写。②縠纹:水中细小的波纹。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CE )A.上片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于纵饮的心境。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

7、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时酒醉的情态。C.上片后三句写家童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入眠,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奈。D.下片前两句写出了作者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什么时候能忘却功名利禄不再劳苦奔波。E.一叶小舟在作者眼前的江面上飘逝,不由得让作者感慨万千,希望能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这广阔的江海。【解析】 C项“家童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入眠”理解错误,词中是说敲不开门,所以去听江声。E项从上下文来看,“小舟从此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