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确定位置隋海玲

教育部参赛确定位置隋海玲

ID:8838641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9

教育部参赛确定位置隋海玲_第1页
教育部参赛确定位置隋海玲_第2页
教育部参赛确定位置隋海玲_第3页
教育部参赛确定位置隋海玲_第4页
教育部参赛确定位置隋海玲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部参赛确定位置隋海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青岛北仲路第二小学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确定位置青岛北仲路第二小学隋海玲教学内容:数学书51、52页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结合生活情境,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捷性。2、基本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中根据数对确定位置。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确定物体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具:桌牌、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军营吗?想不想到军营去看一看?瞧,小战士个个精神抖擞而且他们的队列多整齐呀!师:请观察小强在队伍中的位置,你们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他在对列中的位置吗?生:第三排第2个,第四排第2个,第

2、三排第四个,第四排第四个…….师:第三排你是怎样确定的?第二个又是怎样确定的?生:我从左说第三排,从前数第二个…….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这么多的方法都能表示小强的位置。青岛北仲路第二小学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为了方便和统一,我们需要一个标准的确定小强位置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如何确定位置。二、新授1、明确行列排列规则师: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通常把竖排(加手势)叫做列,(板书)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向右数,把横排叫做行,(板书)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师:看一下咱们的座位,从我这个角度来看这是第一列,这是………再请几个同学站在老师的角

3、度来说第几列和第几行。师:这个图中哪是第一列、第一行师:现在谁能说说小强在队列中是第几行第几列?生:第三列第二行师:小青、小刚、小亮呢?生回答师:咱们同学在这个教室里也有自己的位置,根据刚才的学习,请一位同学把这些桌牌放在相应的位置师:我们来做个游戏:第三列同学起立,第四行同学起立,谁站了两次?让这个同学说说为什么?所以你在教室的位置就是第三列第四行。说一说自己是第几列第几行生:我叫宋瑾我在教室的第几行第几列。青岛北仲路第二小学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学生互动,一个同学起立请另一个同学说出自己在第几列第几行。请一个同学说出第几列第几行,然后请这个同学快速站起来。看来同

4、学们对于自己的位置表述得都很准确。2、抽象位置图,认识数对师:如果用一个小圆圈表示一个小战士,那他们的队列就可以表示成这样的一个图。(课件出示)这是第一列,第二列….这是第一行,第二行…..师:你认为这样表示队列和刚才有什么好处?生:这样表示更简单了。生:这样比刚才更清楚了,很容易数出第几行第几列。师:刚才我们说小强在第列第行,谁能指一指在这个图中小强在那里。其他可以描,准备纸。小华在第列第行,3、用数对表示位置师:刚才我们用一句话表示了几个小战士的位置,你们能不能把这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变得更简练一些呢?其实这种方法就在数学书52页,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请在小组

5、内讨论一下你自学的结果。小组讨论交流师总结:小强站在第3列第2行,(板书3,2)可以用数对(3,2)表示。通常情况下,数对中前面的数表示第几列,后面的数表示第几行。师强调:请问这个3表示什么意思,这个2表示什么意思?请问数对(3,2)和数对(2,3)表示的是同一个位置吗?青岛北仲路第二小学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生:不是演示一下不是同一个人师:想一想怎样用数对表示小刚的位置?小华?小青?小亮?小明?小芳?请同学们用数对表示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师小结:用数对可以准确而简练地表示物体的位置。4、根据数对在方格中找位置(课件动态呈现点子连起来变成方格)师:现在的图和刚才相比

6、又有哪些好处?生:…….要注意列与行起点一般是0师:小强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2),你能在图上标出他的位置吗?生自己标小军和小丽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1,1)和(5,4)你能在图上标出他们的位置吗?练习2个小游戏:师:每个同学桌洞里都有一个数对,请你收拾好自己的学具,按照这个数对以最快的速度重新找到你的位置坐好。生找然后坐好(2,x)就是(2,3)(y,4)就是(4,4)5、生活中的数对青岛北仲路第二小学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生活中很多地方也用到了数对。比如地球仪上的经纬网也用到了数对的知识。看来数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三、课堂小结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

7、么?还有什么不懂的?生: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四、巩固练习自主练习1、2、3、6、8五、板书设计确定位置小强在第3列第2行数对表示(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