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一

生死--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一

ID:8845970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9

生死--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一_第1页
生死--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一_第2页
生死--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一_第3页
生死--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一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死--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死--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一作者:南怀瑾文章来源:南禅七日点击数:更新时间:2006-8-11所以讲到佛既然是为了了生老病死,结果为什么八十一岁走了,人的生命,是不是有自己可以作主使他活到呢?古书上很多,现在没有啦,你们不知道,当年我学佛、学道的时候,常常碰到人说,你不知道,我那个师父三百岁了,在哪里,在某一个地方,反正乱吹一顿,很多。你看道家的书,晋朝那个抱朴子书,他说,道家的人最乱,抱朴子,是葛洪是神仙,他那个书上就说,修道的人,扯谎话乱扯的很多,他还亲自看到过,有一个老先生,说活了晋朝到……活了八百多岁了,他说

2、这个人跟抱朴子讲,孔子生的时候,还在妈妈抱著,我就抱过他,而且我还摸摸他的头,你将来一定作圣人,你看从古到今扯谎的人很多的,生命这个东西,生老病死,怎么样去解决,尤其禅宗标榜,参禅是了生死,生死怎么了。我们先拿自己来研究,一般人学佛,都想打坐,身体健康的活长一点,为什么《金刚经》上教我们,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要认为学了佛以后,寿命就无量无边永远活下去的,这个观念先要拿掉,事实上我们念《金刚经》,念是念,绝对相信,念到无寿者相的时候啊,老实讲,我们嘴里是念心理不甘啊,还是要寿者相,多活一点,你看你们翻开

3、旧的旧本的《金刚经》,上面两个偈子,是唐朝那个女皇帝,武则天作的,金刚不坏身,愿佛开微密,微密,我一下也记不得了,你记得吗,你记得,你写,这些老学生,比我老多了,老师不会,他一定记不得,不是,也可以,这个也武则天,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也是武则天写的,每一本金刚经上面都印,什么金刚不坏身……,五个字一句的,想起来再告诉你们,没有关系,不是我们的本题,《金刚经》里有提到无寿者相,我们现在作科学研究,先介绍,我们倒转来生与死的问题。人怎么死的,只讲人,千万注意这个是科学,不是我

4、说的,都是佛经上有的,可惜你们读的佛学,佛经里头没有找出来,我们现在帮你们好好找出来,将来还是要你们自己去研究的。我们这个人,一生下来,就死掉了,你信不信,你决不信,道家有一个人,讲得比佛讲得痛快,庄子,庄子是道家的,《庄子》在道教里头这一本书不叫《庄子》,叫《南华经》,《老子》这本书在道教里头叫《道德经》,《庄子》叫《南华经》,《列子》这一本书在道教里头叫《清虚经》,这是道家的三经,重点的三经,庄子怎么说呢,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他说,当一个人的生命,宇宙万物的生命,当你刚刚生出来,那个时候就是死亡的开始,方生就方死,

5、你刚刚生的时候就是死亡的开始,你认为是死亡的时候,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是方生方死,庄子在别一个的地方,有借用孔子告诉他的大弟子颜回一句话,孔子怎么告诉颜回,传道给他的大弟子,回也,是颜回的名字,回也,交臂非故。就这么一句话,我现在带领你们,刺激你们年轻的同学们,好好学国文,国文学不好,你研究佛学、中国文化,影子都没。怎么叫“交臂非故”?我们两个对面走过来,你走过来,我走过去,两个人走到一排的时候,两个膀子靠都没有靠,两个膀子靠一下,你向这头走,我向那头走,你的……原来的这一刹那,两个膀子靠在一起已经没有了,早过去了,所

6、以,交臂非故,这两个手那么擦一下,一下就没有了,就是佛说的,诸行无常,世界上一切的东西没有一个永恒的存在,佛法叫做无常,我们中国旧文化《易经》叫作变化,世界上的东西没有一样不变,没有一分一秒不变,没有一件事不变的,所以它无常不是永恒存在,这个生命是方生方死,当我们一岁的时候已经老了,比你生下,妈妈生下,坐满月的时候老得多了,当我们十岁的时候比两、三岁已经老多了,所以每一天都在小死亡,今天的不是昨天的,明天的也不是今天的,都在死亡,随时在死亡。现在,我告诉你,我常常问人,你看那个生过孩子的太太们都知道,那个婴儿生下来,有

7、些人做过爸爸的都不大负责任的啦,很少看孩子的,那个婴儿躺在床上玩什么,你知道吗?有些人大概知道,婴儿两个手不大动的,那个指头是这样抓到的,大指头放在里头,所以道家后来打坐就用这个手印,叫做握固,婴儿这个指头放在里头的,很少有婴儿这样,这个婴儿也许健康有问题,大部份是这样,都是放里头的,婴儿在床上玩什么,蹬脚,蹬脚,特别爱踢,他生长在成长,所以七岁、八岁的婴儿狗都讨厌,那狗睡觉他都跑去踢它一下,他两个腿,等于那个狗长牙齿的时候不咬不舒服,我们人长牙齿小孩子的时候,不咬东西也不舒服,发痒发胀,他两个腿发胀生命在成长,等到慢

8、慢中年以后,大家坐起来就喜欢这样了,两腿交起来,已经不行了,到老年就坐成这样了,根本没有生命,生命的死亡从足底下开始,所以一般人说,养精蓄锐,精力也从足底下开始,精从足底生,换句话,一个人发冷,寒也从足底生,所以我常常告诉人,喂,穿袜子,你上面的衣服拿皮包起来,下面光脚,没有用的,你把下面两个腿一保护好了以后,上面少穿一点没有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