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

关于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

ID:8888658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0

关于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_第1页
关于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_第2页
关于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_第3页
关于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_第4页
关于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推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F270文献标识码:A  :1004-4914(2016)05-173-03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透露,教育部将积极推动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这就意味着大批本科院校将会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对接来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培养更多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

2、养与当地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关键在于推进校企合作,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合作育人、共同育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信息互通等方面所结成的互利互惠、互相促进的协作关系。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学生自身才干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土地、人力成本急剧上升,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低端制造业加快向成本更低的

3、越南、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迫使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大量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出现大量缺口。高职院校是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数量众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可使我国从一个人口资源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需要的人才。培养更多符合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但是当前,高等教育同质化发展,人才培养结构与

4、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的“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现象已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生动写照。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及时获得企业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在此基础上,专业教师可以及时跟踪社会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升级,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另外,学校还可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现场实习机会,提高实践能力。  3.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和带来了挑战,很多新问题需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创新。而企业囿于行业一隅,视野不够开阔,或局

5、限于理论缺乏,不能形成很好的创新发展路径,需要大学为之提供智力支持。另外,随着产业升级,传统的低附加值产品生产线逐步淘汰,在社会上找一部分劳工经过简单培养就能适应生产需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通过校企合作在高校培养熟悉自己企业文化,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发展后劲,对企业有归属感的潜在员工成为大势所趋。开展校企合作,利用学校优势人力资源,推动企业技术与管理革新,为企业量身定制高技能储备人才,成为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4.有利于学生强化专业知识,增长自身才干。有些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条件限制,还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对学生学科体系

6、知识体系的培养上,较少进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通过自身的感受逐渐掌握所学知识,可以有力地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外,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实践,通过现场工作经验的获得,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敬业精神。  二、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浅层次上,深度合作开展有限。从校企合作的广度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范围还仅仅局限于个别试点专业,既使是走在全国前列的高职示范院校,也没能够覆盖全部专业。从校企合作的深度看,

7、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浅层次上,大部分学校受自身办学水平的限制,服务企业的能力较弱,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寻求企业在资金、设备和场地等方面的帮助,智力服务和人才输出方面都差强人意。以上原因,导致大多数高校与企业后续合作有限,校企“一次性合作”现象十分突出。  2.院校方面,没有形成长期的校企合作机制。在目前已开展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高职院校主动出击,寻求与企业进行合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学校师资、实习基地等办学能力上的不足和疏通学生就业渠道。相反,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却很少,多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及资助,也更多

8、的是建立在感情及获取社会声誉上的,实质性的专业合作、项目合作少之又少。这种合作,离校企合作的目标,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校企双方资源优势互补,将双方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企业效益提高的动力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