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浅谈中小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ID:8896208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0

浅谈中小学教育的立德树人_第1页
浅谈中小学教育的立德树人_第2页
浅谈中小学教育的立德树人_第3页
浅谈中小学教育的立德树人_第4页
浅谈中小学教育的立德树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小学教育的立德树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中小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浅谈中小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样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2004年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方法和途径,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探究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

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对德育工作做出了明确指示和要求,中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必须要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    (二)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必然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强”,中小学教育担负着培养青少年的重任,把青少年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

3、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别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同时,要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正确的法治理念,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始终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处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

4、位。目前,义务教育已实现全覆盖,高中教育正在逐步普及,中小学教育的重心应适转移到“质”的提升上来。提升教育质量的最高标准,就是“人民满意”.“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综合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教育。新的形势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智轻德”、“高分低能”的应试教育倾向必须纠正,中小学教育必须全面走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道路。    二、中小学教育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立德树人有很大的作为空间,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

5、堂、进头脑    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坚定、正确的信念,是立德树人最核心的内容。充分发挥中小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引导中小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知党、爱党、跟党走的信心和信念。    (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要以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二要深入开展社会

6、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坚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积极培育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是新时期中小学教育的重大使命。    (三)悉心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培育健全人格是引导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要把思想道德教育与身心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既唱好思想品德教育主旋律,又强化健全人格培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青少年培养成

7、有高尚道德情操、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    (四)不断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培养人的一个新要求,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最起码要遵纪守法,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素质基础。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