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ID:8915544

大小:13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2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_第1页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_第2页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_第3页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_第4页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试号:__________【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命题人:耿昌其审核人:黄贤刚一、积累与运用(22分)1.根据句中的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bó击惊涛hài浪;假如生命是水,不要故步自封,要做奔腾的活水去摧山坼地投奔江海;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点绿色。2.请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4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⑴锤炼   ⑵惊咤不已   ⑶麻木不仁   ⑷发愤

2、忘食⑸彗星   ⑹纵横决荡   ⑺渴不可耐   ⑻旁逸邪出⑼秘抉   ⑽不折不挠   ⑾心无旁鹜   ⑿优柔寡断错别字改正3.根据课文内容。(6分)(1)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2)塞下秋来风景异,             。(3)           ?怅望青田云水谣。 (4)           ,欲上青天揽明月。(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6)《陋室铭》中表现陋室自然环境优美的句子          ,。4.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两句,再在后面加一句话,作为前面四句话的总结。(3分)如果你是一

3、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阴;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春色;;;。5.走进名著(3分)(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面对熊熊烈火,孙悟空首先打算采取     (行为)达到灭火的目的。(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通过________方式实现人生价值,开始了新的生活。(3)“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怀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6.口语交际与综

4、合性学习(6分)为了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某中学八年级一班开展了一次以“亲近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4分)(1)写出一个我国传统节日,并注明具体时间(示例节日除外)。(1分)【示例】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4日或5日。                                                                          (2)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1分)【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3)面对部分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的情况,一些学者提出了“保卫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张。对保护传统节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出一条。(2分)二、阅读理解(38分)(一)赏析《天净沙·秋思》。(4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7.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       、       ; 作者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                     的心情。(2分)8.“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

6、种不协调的用意吗?(2分)  答:                                       (二)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12分)(甲)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  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7、,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何,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9.结合文

8、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其真无马邪?()(3)厉王使玉人相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