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文学常识及理解性默写

期末文学常识及理解性默写

ID:8927339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2

期末文学常识及理解性默写_第1页
期末文学常识及理解性默写_第2页
期末文学常识及理解性默写_第3页
期末文学常识及理解性默写_第4页
期末文学常识及理解性默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期末文学常识及理解性默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末文学常识及理解性默写(一)1、《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这是一首作者30岁时写的登高览胜之作,反映了诗人蔑视保守势力,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其政治雄心已有所表现。2、《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这首曲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给我们描摹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3、《故乡》:作者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学过的作品:小说

2、:《社戏》《孔乙己》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散文诗集:《野草》《故乡》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旧时代中国农民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4、《在烈日和暴雨下》:作者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他创作的小说,多取材于下层社会受压迫人们的生活,反映旧中国劳动人民的不幸。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龙须沟》、《

3、茶馆》等。我们学过的作品:《济南的冬天》《在烈日和暴雨下》通过对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生活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5、《我的叔叔于勒》:法国,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表现世态炎凉,通过神情、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6、《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

4、书诸葛亮传>,作者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文章言辞恳切,反复规劝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先主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7、《孟子二章》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

5、”“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但诸侯们认为他的这些主张“迂阔而远于事情”,均不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属语录体散文集。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共七篇。《孟子》一书在文学领域上也有极大的成就。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孟子的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逻辑严密,长于论辩,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事理。《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主要讲的是人人都知道“义”比“生”更可贵,

6、“不义”比死更可恶,然而只有贤者能把这一主张贯穿于人生实践的始终,而一般人由于受环境的牵制,往往改变初衷。因此,孟子要求人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像贤者那样,把义放在首位,必要时还要做到舍生取义。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力的证明了“义”的存在,证明“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上》这篇短论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于困境才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采用了层层推理的论证方法。开头先列举事例,接着由个别到一般据事论理,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练的观点,并由此引申发挥,从正反两方

7、面进行推论,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8、《诗经二首》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305篇,当时统称为“诗”,又称之为“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儒家尊为经典,定名为《诗经》。《诗经》按体制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的土风歌谣,包括十五个地方的民歌,称为“十五国风”。160篇“雅”是朝廷的正声雅乐,用于诸侯朝会或贵族宴享。共105篇,分“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连歌带舞用以娱神。“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8、。《诗经》创始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诗经》大部分的诗篇是分章的,较多的是以四行为一章。每章之间多用复叠方式,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反复咏叹,突出诗歌形象,增强感染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