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中外教育史论述题整理

浙师大中外教育史论述题整理

ID:8961345

大小:11.2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3

浙师大中外教育史论述题整理_第1页
浙师大中外教育史论述题整理_第2页
浙师大中外教育史论述题整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浙师大中外教育史论述题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儒学思想体系中“礼”和“仁”有什么特点?它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有什么影响?(1)礼:儒学思想体系中的“礼”,孔子提出之初时,主要是指继承周礼,强调正名,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后来在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发展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礼治”,它的主要特点是: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强调秩序的等级制度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有:①在孔子开办的私学中,为了使人人都知道遵守“礼”的规范,他特别重视礼教。他要求学生学习礼。②战国时期的“儒家私学”中最有影响的“孟

2、氏之儒”和“孙氏之儒”也十分重视礼教。③西汉时开始设立的太学,作为集中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机构,到了东汉时期,只有一定等级的官僚子弟才享有进入太学接受教育的特权。④隋代中央专设的学校有严格的等级,按等级分别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⑤唐代中央专设学校受“礼”的影响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实行等级入学制度;学礼制度;教学制度中学习《周礼》、《仪礼》、《礼记》。⑥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学堂,在管理上有封建官僚习气,等级鲜明。(2)仁:孔子提出的“仁”要义是爱人,政治上体现为德政,强调通过自觉自律实现

3、 。“仁”被孔丘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仁最通常的意思就是“爱人”,也就是承认别人的资格,把人当作人来爱。“爱人”并不是不分善恶而普遍地爱一切人,而是以“仁”为基本准则,有所爱也有所憎。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①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②战国时代齐国的稷下学宫凡游学者皆来者不拒的“包下来”做法。③汉朝的学校有官学和私学,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私学分为书馆和经馆,

4、学校教育的范围扩大,很多平民子弟也能接受学校教育。④隋唐时代开始试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学而优则仕”,打破了做官及接受学校教育的等级限制。⑤明代儒学教育制度的完善     明代儒学教育制度日趋完善。第一,明朝建立了较完备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体系。中央设立的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武学等。地方设立的组要有府学、州学、县学,以及都司儒学、行都儒学、卫儒学、都转运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此外还有武学、医学、阴阳学和社学等。第二, 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①国子监:创立监生历事制度和实行实行积分法②社学制度

5、更趋完善。③形成从地方到中央相衔接的学制体统。  ⑥清代儒学教育制度     清朝官学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旧制,亦分为中央和地方。中央设有国子监外,此外还有宗学、八旗官学、算学等。地方设立的主要有州学、县学和卫学,统称为儒学。此外,清朝书院不但数量超前代,还涌现出几个有特色的书院。(3)孔丘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知道,因此,“礼”与“仁”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中,提倡礼的教育要贯注仁的精神。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做人

6、而缺乏仁德,怎能去实行礼仪制度呢?礼和仁的关系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能真正充实。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中一直十分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3.中西方近代教育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1)教育主题的不同:①中国近代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救亡图存,②西方近代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建立普及教育、义务教育的制度。(2)领导阶级的不同:①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领导阶级经历了几次变化,洋务运动时是封建地主阶级;维新运动时教育改革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清末

7、新政时教育改革的领导阶级是封建统治阶级;辛亥革命后的教育改革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②西方近代教育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3)教育思想的不同:①中国近代教育仍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②西方近代教育已逐步进入现代教育阶段,以传统教育思想为指导,即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4)教育范围:①中国近代教育开办新式学堂数量少,受教育的群体很小。②西方近代教育主要是为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及经济服务的,广泛开办学校,受教育群体广。(5)教育实施过程:①中国自上而下;②西方自下而上(

8、6)教育体系:①中国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西方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①社会历史背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主要面临的是解决民族生存的问题,近代西方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需要。②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1)西方:关注对象的客观性,试图通过认识主体和对象二维分离;2)中国:更多的讲究主客的融合和统一,从而有了“天子”及老天拟人化的色彩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