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文化观点看跨国婚姻

从多元文化观点看跨国婚姻

ID:8986329

大小:146.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4-14

从多元文化观点看跨国婚姻_第1页
从多元文化观点看跨国婚姻_第2页
从多元文化观点看跨国婚姻_第3页
从多元文化观点看跨国婚姻_第4页
从多元文化观点看跨国婚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多元文化观点看跨国婚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從多元文化觀點看跨國婚姻2從多元文化觀點看跨國婚姻何青蓉副教授/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一、前言「為什麼台灣人要說我沒有說話時,看起來並沒有不一樣?」~~一位越南籍朋友如是問。二、「外籍配偶」、「大陸配偶」等稱謂背後的陷阱討論題目:1.外籍配偶到底指誰?2.你覺得菜名用「大陸妹」一詞妥當與否?為什麼?3.在我們的社會中,還有哪些對人的稱呼會讓人覺得不舒服或受到歧視?為什麼會有那些稱呼?三、跨國婚姻移民現象之一、二1.為什麼人們要移民?(移民或遷移經驗分享)2.為何台灣男人會去娶外籍新娘?3.為何外籍女性願意嫁來台灣?四、異國文

2、化知多少?以東南亞國家為例,如投影片1.貧窮是怎麼造成的?以柬普寨為例2.婦女的社會地位:女奴乎?女權乎?3.討論問題:a.當媒體或社會大眾再用「買賣婚姻」指稱南洋姊妹嫁到台灣的這件事情時,你會有怎樣的回應?b.當嫁到台灣的南洋姊妹說工作比讀書更重要時,你會有怎樣新的解讀?五、多元文化的內涵:同化或是多元文化?(一)同化主義1.主張要求外來移民、少數族群或原住民族群適應主流社會的價值;2.以接待社會主流文化為尊,並預設接待社會為一同質社會;3.要求移民或少數族群融入接待社會的主流文化,然而,因社會充滿偏見或歧視,使這些移民或少數

3、族群面對的卻是難以同化。(二)多元文化1.是一種多樣的文化認同與主體的立場;2.17從多元文化觀點看跨國婚姻2重視不同文化,如:移民或少數族群與接待社會「相互理解、相互適應」的雙向過程;1.重視文化差異、社會平等的發展,以及和異文化共存的重要性。一、面對跨國婚姻移民現象的一些基本觀念1.語言的障礙不必然是溝通時最重要的問題;口語的溝通可能因為用語的模糊和細微處而導致衝突。2.不同種族/民族間文化差異在於它們的價值系統。每個文化有它自己對於婚姻的定義、獨特的目標,並發展其婚姻關係模式。3.跨國婚姻配偶壓力可能來自家族成員、社區鄰里

4、、大眾媒體的刻板印象。4.小孩的問題,並不能簡化為以下的邏輯:肇因於母親不能讀寫中文、無法教導兒童,致使子女教養有問題,進而不利於小孩的發展。而是因為缺乏來自父母文化的支持,而非父母文化間的差異。二、結語1.我們亟待學習的課題—發展多樣化的視野。2.參考資料,如附件一:解構跨國婚姻移民問題化思維:性別、族群與階級觀點。17從多元文化觀點看跨國婚姻2附件一:解構跨國婚姻移民問題化思維:性別、族群與階級觀點/何青蓉(本文原刊載於成人及終身教育,5,55-82。)一、前言:命名中浮現的「問題」在一次次研閱關於跨國婚姻移民的論述與參與研

5、討當中,當提到跨國婚姻移民(國人通稱為「外籍配偶」或「大陸配偶」)的圖像時,所得到的大概不出以下的答案:「來自東南亞國家、長得黑黑的、經濟落後、買賣婚姻、弱勢」,部分時候有將「大陸配偶」列入其中。然而卻沒有人會將嫁到台灣的日本女子,娶台灣女性的外國男性視為「外籍配偶」。換句話說,大部分論述係將「外籍配偶」一詞用以指稱「嫁到台灣的東南亞或大陸女性」。雖然目前國內有少數論述採取「新移民女性」一詞稱呼來自東南亞及大陸的女性配偶「新移民女性」一詞係由於夏曉鵑教授於2003年促成婦女新知基金化主辦「『請叫我----』讓新移民女性說自己徵文

6、活動」,由來自東南亞及大陸的女性配偶們選出她們所喜愛的稱謂(夏曉鵑,2005)。2005年《不要叫我外籍新娘》一書出版,顯現對於跨國婚姻移民命名的問題化思維仍然存在。,然而其通用性仍不若「外籍配偶」和「大陸配偶」來得普遍。在這命名中呈現的問題是:「外籍」明明所指的對象為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者;「配偶」一詞更沒有「性別」分野,然而為何對於東南亞裔或大陸裔婦女會有這種種刻板印象產生?進一步,當論及跨國婚姻家庭時,許多憂心忡忡的論述自然冒出:「外籍配偶」子女的語言發展遲緩、教育問題堪慮。然後,會有論調說:「為了『新台灣之子』,『外籍配偶

7、』必須盡快學會中文、參加生活適應班,以及學習如何教養子女等」。還有,政府必須給予「新台灣之子」或「新住民子女」更多的協助,如教育優先區、資源班、公立幼稚園等。譬如:在2006年一月號《教育研究月刊》的一篇專訪台北縣教育局潘文忠局長以「迎接可愛好鄰居—談新住民教育及其輔導」為題的文章中,在對新住民及其子女人口數和現況、中央政策和台北縣實施新住民子女教育情況逐一做介紹後,作者突然冒出「關於新住民輔導與其子女的教育問題,攸關台灣未來人口素質」,繼而指出推廣新住民子女教育及輔導時會有以下四項挑戰(徐曼真、卓意屏,2006:55):一、新

8、住民語言溝通障礙、學習資源及輔導均不足,導致子女學習發展受限(幼稚園階段較明顯)。二、新住民家庭之教養觀影響(指父母管教方式、態度與對孩子的期望上),孩子如缺乏父母及師長之適度期待,對其學習成就有相當程度影響。三、教師亟需多元文化教育之專業培訓:如多元文化課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