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

平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

ID:9028310

大小:84.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4-15

平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_第1页
平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_第2页
平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_第3页
平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_第4页
平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平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概述平顶山不仅是一座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城市,也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独特文化个性的城市。这里古为豫州地,殷商时期,就居住着应、桀部落;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悠久的历史,堆砌了平顶山多姿多彩的遗存;多元的民风民俗,酿造了平顶山厚重的文化蕴涵。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绵延700余年不衰,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精致汝官瓷,是中国陶瓷史的标志之一;铿锵激昂的郏县大铜器,至今依然是铜器乐中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还有古老的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从远古传来的悠扬轧琴之音,妩媚而激情的鱼灯花社舞,原汁原味的鼓儿词,令人称奇的剪纸,被清代《直隶汝

2、州志》推举为可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的《汝帖》……这些让每一个平顶山人骄傲和自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平顶山这个古地新城永远充满诱人的魅力。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宝丰县马街书会入选。另外,河南曲剧亦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早期的河南曲剧本为地摊小调,是汝州曲子----高台曲将之升华为舞台艺术的,所以,汝州曲子当然也值得我们关注。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平顶山市郏县大铜器和宝丰县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分别入选第二类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之锣鼓艺术,和第八类传统技

3、艺之传统手工技艺。2007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省文化厅确定的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鲁山县剪纸入选第二类民间美术之民间剪纸,舞钢市轧琴与郏县大铜器入选第三类民间音乐,宝丰县马街书会入选第七类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宝丰县、汝州市汝瓷烧制技艺,宝丰县宝丰酒酿造工艺入选第八类民间手工技艺。2009年6月,河南省政府批准了省文化厅确定的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舞钢市的鱼灯花社舞入选第四类传统舞蹈,宝丰县木偶戏入选第五类传统戏剧,鲁山县鼓儿词入选第六类曲艺。2007年7月,平顶山市人民政府批准了市文化局确定的第一批十二项平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2项):舞

4、钢市轧琴,郏县大铜器;民间舞蹈(2项):舞钢市鱼灯花社,叶县霸王鞭;曲艺(1项):鲁山县鼓儿词;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1项):宝丰县马街书会;民间美术(2项):汝州市汝帖,鲁山县李富才剪纸;民间手工技艺(4项):汝州市汝瓷制作技艺,宝丰县仿汝瓷手工技艺,宝丰县宝丰酒酿造工艺,宝丰县提线木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积累和传承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如不加以保护,一些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永久的消失的可能。那样的话,我们可能丢失的不仅仅是一

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我们的文化脉胳,我们的根。民间曲艺的节日:正月十三马街书会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东麓应河岸畔的马街,距宝丰县城7.5公里,原名马渡店、马渡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马街是古时连通豫西伏牛山区和豫东大平原的咽喉要道——许洛、宛洛大道上的重要集镇,所以历史上的马街也曾是“商贾云集,物产集散”的繁盛地。但马街的著名不在于他曾经的经济繁盛,而在于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农历正月十三。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期待了一年、也精心准备了一年的民间曲艺艺人负鼓携琴从全国各地云集于此,在料峭寒风中,在尚未返青的麦田里,说书亮艺,各呈绝技;来自四面八方听书赶会的群众人山人海,扶老携幼,万头攒动

6、;叫好声,笑语声,感叹品评声,与千座书棚内的吹拉弹唱声,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混成一片,将沉寂了一年的应河唤醒了,将空旷的田野挤得密密实实,搅动得声浪阵阵。这就是全国知名的“马街书会”。因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到十五为书会的会期,十三为书会正日,所以马街书会俗称“正月十三马街书会”。马街,是民间曲艺艺人心中的圣地,马街书会是曲艺人交流技艺的联谊会,是民间曲艺界群英荟萃的献艺演出,是说唱艺人的展销会,是全国曲艺行当的交易盛会。2006年,马街书会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考证,马街书会起源于元延祐年间(1314—1321),以此推算,至今已近700年历史。马街书会的形成是与当地的

7、地理位置、民俗民情分不开的。作为古时连通豫西伏牛山区和豫东大平原咽喉要道上的重要集镇,马街南通南阳,可达荆襄;西靠伏牛山,是深入山区的要道;北望汴洛,东临漯河,是通往豫东平原的门户。南来北往的商贩驼队聚集于此,为民间书会的产生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人气。在豫西山地一带,群众有唱元宵灯戏的传统。每年元宵佳节,城镇大户人家多请大戏班演唱,穷家小户多请弦子书应景,十三马街书会正值元宵灯戏之前,为“写书”(马街书会行话术语,即“艺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