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与智慧相随快乐与教育同行

大爱与智慧相随快乐与教育同行

ID:9029454

大小:17.7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5

大爱与智慧相随快乐与教育同行_第1页
大爱与智慧相随快乐与教育同行_第2页
大爱与智慧相随快乐与教育同行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爱与智慧相随快乐与教育同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爱与智慧相随快乐与教育同行——我的教育故事河北民族师院附中王敬龙从教十七年,十七年的一线教学生涯让我充分体会到了勤劳,十五年的班主任工作知道了育人的辛苦,十二年的毕业班教学工作让我懂得了奉献,十年的课题研究工作让我理解了谦恭。“承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荣誉给了我重任,“河北省实验教学标兵”的称号给了我动力,“河北省中小学班主任青年人才库的入选”给了我压力。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做点应该做的事情。爱孩子是一个教师的底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也应该是孩子的第三位家长。老师教上了哪个孩子,便对他有了许多像父母一样的责任,虽然老师不能像家长一样满足孩子方方面面的需求,但是

2、用一颗教子的心去教育学生,对孩子来说,一定是幸福的,对老师来说,教育的力量一定是巨大的。十五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爱孩子是一个教师的底线。从刚刚毕业至今,在我的心里,做班主任工作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对学生要坚持做到“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激励每一个学生求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期待着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哪怕是很小的进步。而所有这些都建立在一个“爱”字上,教师要用爱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用爱去感染每一个家长。在去年所带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叫宋雨(化名),父母均为下岗工人,孩子在身体方面又有一定的残疾,这就造成了孩子有一定的自卑感,而且十分有个性。具体表现在不

3、愿和同学交流,面对老师的批评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在家里从不谈学校的事情,在学校也不谈家里的事情,遇到不喜欢的课堂时,玩手机是常事。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我在刚刚接班时,通过原班主任和班干部就有了一些了解,但我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采取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办法。在学校运动会开幕之前,我找到宋雨,针对他的强项——百米,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鼓励他参加运动会,并让他全权负责班级所有运动员的后勤工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宋雨用非常坚定的语气跟我下了保证,“王老师,您是第一个看得起我的人,就冲这一点儿,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而且我还要告诉您一个秘密,其实我的左胳膊只是不能像正常人那样随意活动,但

4、这些绝不会影响到我跑百米”。果不其然,在学校运动会上,宋雨的百米成绩排在年级第六名,而且所有运动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所有这些令全班同学刮目相看,以至于很多人都半开玩笑地对宋雨说,“你雪藏得够深啊”。通过这件事,宋雨彻底找回了自信。还有在班级排座位方面,也有意识地把他放在讲桌旁,从细节的地方体现每一个老师的关怀,在上课时每当他要打退堂鼓时,老师就用手轻轻地在他的头顶上拍一下,把他那脱缰的思绪拉回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所有课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宋雨由原来的文化课二百多分一跃到中考时的480多分,被承德3二中公费录取。中考过后,宋雨的家长来到学校,流着眼泪对我说:“原来,宋雨连初中毕业都

5、令人担心,没想到经过您一年的教育,让我们作家长的又重新看到了孩子的希望和未来。”现在,每当下班的时候,走在桃李街上,只要遇到从二中放学的宋雨,他就会老远的和我打招呼,问长问短,还向我汇报高中的学习情况。每每听到这些,我的心里就美美的。还有一个同学叫梁进(化名),上网几乎成了他生活中的唯一一件事情,为此父母不知和他吵过多少次,但收效甚微。我就针对他十分聪明和物理学得好的特点,每天布置一点学习任务,并一周谈一次话,谈话时不但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而且谈心交流心得。这种谈话一直坚持了两年。在这两年中梁进的网瘾得到了有效地抑制,在中考时梁进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一中。有一天中午给我刚刚进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6、响起,我打开门一看,梁进满脸大汗,激动地对我说,“老王,我跟您汇报一个好消息,我在期中考试中物理成绩考了全班第一。”听到这些,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在繁杂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关注学生的思想,给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食粮,使学生能勇敢地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十五年的班主任工作深深地提醒着我:作为一位平凡的老师,我没有能力保护学生今生不被雨淋,但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培养学生即使在雨中也能有保护自己的勇气和能力。我相信,只要老师们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真正做到“为幸福奠基,为成长铺路”,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把快乐带给每一个学生自从拥有了“教师”这个称号开始,我就

7、时刻告诫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的课堂上得有特点,让每一个学生不但要学到知识,最重要的是从中体验到课堂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因此语言上的幽默,肢体上的夸张,就成了我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记得2002年在河北省物理教师评优课中,我讲的课题目是《功》,当讲到不做功的三种情况之一——即人举着物体在水平面前进时,我先让一名同学举着一把椅子,我就引用了当年赵本山春晚小品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并模仿赵本山的语气,大声地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