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

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

ID:9111295

大小:6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18

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_第1页
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_第2页
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_第3页
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_第4页
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第一篇: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近年来艾滋病广泛流行,已成为危害全世界精神文明健康的一类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所重视,为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维护每个学生的健康、每个家庭的幸福,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出本计划:一、指导思想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和教育,增强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意识。以预防为主,全面做好艾滋病预防工作,从而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校园的安宁,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与安全。结合各种教育,渗透防治艾滋病教育

2、,使学校在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宣传过程中,既面向所有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宣传,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提高所有学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又重点加强思想道德行为偏常学生的教育工作,将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结合起来,努力做好预防教育工作。此外我校还将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多管齐下,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提高防治艾滋病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二、组织领导学校党、政、工、团均需重视对学校全体师生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成立了防治艾滋病领导小组,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将该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之

3、中。由校长组长,政教处、校团委为成员。领导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团委。教职工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主要由学校基层工会负责,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学校政教处负责。三、具体措施1、组织学生观看有关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的宣传图片,图书馆、阅览室增加一定数量的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读物,加强青少年对艾滋病基本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在青少年中普及艾滋病常识,增强青少年防范艾滋病的意识。2、生物老师对各级部学生上好健康教育课,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3、做好舆论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精

4、神文化生活,教育学生远离艾滋病的传播渠道,珍爱生命,着眼未来。抓住“12.1世界艾滋病日”的时机,集中时间开展艾滋病宣传。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各种宣传阵地,张贴禁毒图片、手抄报、标语口号,刊登、发布禁毒知识,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在艾滋病日,结合我校实际,举行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观看“直击艾滋”专题片并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后感,通过艾滋病宣传栏图片展示等内容丰富,提高广大学生对艾滋病危害性的认识,提高自觉抵御艾滋病各种传播渠道的能力。4、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防治艾滋病的活,要求

5、每个学生向家庭或社区(对象要三个以上),宣传有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动。5、组织师生开展艾滋病知识培训,提高其知晓率,达到健康促进的引导。6、加强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行为动态,发现不良行为给予应对性施教和帮助。7、对hiv/aids子女不歧视。8、通过墙报、橱窗、标语、横幅、宣传牌等各种手段,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加强青少年等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教育。第二篇:xx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xx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

6、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重要措施。中学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点人群和中坚力量,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应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课程,完成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为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挥各种优势,大力增强我校广大师生的预防艾滋病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大预防艾滋病工作力度。根据县防艾办要求和相关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一、总目标:通过专题教育形式,使学生

7、了解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二、分目标:初中: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高中:进一步了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三、教学内容:初中: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内容标准(6课时)教学内容:1.艾滋病基本知识。(1)什么是艾滋病病毒。(2)什么是艾滋病。3)hiv/aids的传播途径、不传播途径。(4)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与措施。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②

8、增强抵御不良行为和侵犯的能力,提高生活技能。③不去无行医执照或无消毒措施的街头诊所、美容所等场所打针、输液、穿耳、纹身等。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2.艾滋病对人类社会(重点在个人及家庭)的危害。3.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4.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5.如何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6.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教学活动建议1.收集有关艾滋病流行情况、对人类社会危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