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

青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

ID:9112399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8

青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_第1页
青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_第2页
青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_第3页
青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青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九章青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曹勤段章丽杨虹姚辉赵彩平【教学目标】1.理解青年的个性变化。2.掌握青年的个性重建。3.理解青年社会化的内容、途径和任务。【教学内容】1.青年期的个性发展特点。2.青年期的个性重建的含义、内容、意义。3.青年社会化的概念,及其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本章概要】本章的教学分为四部分:一是理解青年个性的发展;二是了解青年期的个性重建;三是掌握青年的社会化。【核心概念】青年个性;青年个性重建;青年社会化。【知识结构图】个性的概念 人生观与价值观 我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发展演变 青年性格的发展特点

2、 青年气质的发展特点 青年期的个性重建 青年期个性重建的主要内容 青年期个性重建的意义 社会化的概念 青年社会化的内容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和途径 青年社会化的任务 青年社会化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教学重点】(1)青年的个性特点。(2)青年社会化。【教学难点】(1)什么是青年个性重建(2)青年社会化的概念【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教学课时】2课时【导学前言】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期,随着青少年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变化,他们在个性发展和社会化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这些变化对青年一生影响

3、很大。第九章 青年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第一节 青年个性的发展一、个性的概念:一般来说,个性就是个性心理的简称,在西方又称人格。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二、人生观与价值观: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表现。它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向,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决定着人们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

4、、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三、青年性格的发展特点:这个时期青少年能从多个方面来考虑问题,能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表现出思维灵活性和权衡性。另外,青少年开始多方位的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表现出主动性和认知特征。青少年的性格特征从小学六年级出现显著变化,具体表现在学生的情绪的稳定性加强。体验更加深刻。青少年的意志特征在初二以后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表现在意志果断性上。各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都是

5、有差异的,各个方面的特征方面都是有内在的联系。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活动中各有不同的表现方式。青少年阶段是性格形成和实施教育的关键时期。第二节 青年期的个性重建一、青年期的个性重建:二、青年期个性重建的主要内容三、青年期个性重建的意义第三节 青年的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概念: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青年社会化,是青年与社会的双向互动过程,是青年适应社会发展、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过程。青年社会化关系到青年个体的成长与发

6、展,关系到如何培养、造就青年一代。 二、青年社会化的内容            青年社会化内容的确定,应与青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期待相吻合,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学习生产生活技能 2.掌握社会规范  3.确立生活目标 4.培养角色能力 三、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和途径 1.家庭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教育是社会化的起点,具有情感性和长期性、稳定性的特殊作用。大量事实表明:家庭出身、家长教育方式、家庭组合模式等对青年社会化有重大影响;不适当的家教方法、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

7、、不良的家庭成员行为都将成为青年社会化的阻力。家庭教育中应着重抓好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三大环节。随着家庭规模变小,家庭结构中互动对象减少,家庭功能减弱,青年社会化出现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这实质上是青年社会化的要求与家庭提供社会化条件的低水平之间的矛盾。因此,要重视青年社会化中的家庭因素。     2、学校     学校是青年社会化的正式组织,是青年社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正规性的特点,而且学校中的互动对象多样,关系结构复杂,相对于家庭来说,它是青年社会化的新

8、环境。随着家庭功能的外移,学校的地位更显突出。学校为青年社会化提供了标准化、全面性的条件。。 3、同辈群体 为了满足交往、娱乐的需要,青年特别热衷于参加同辈群体的交往活动。同辈群体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作用明显提高,因为同辈群体往往以感情、兴趣爱好为基础,成员之间有着相似的兴趣爱好,相同的年龄阶段,相近的人生问题,彼此容易沟通,在交往和交流中能获得不少社会信息、思想观念,且成员中的观点看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