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壁画仕女造型艺术在创意平台玩具中的运用

辽代壁画仕女造型艺术在创意平台玩具中的运用

ID:9133854

大小:56.0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8

辽代壁画仕女造型艺术在创意平台玩具中的运用_第1页
辽代壁画仕女造型艺术在创意平台玩具中的运用_第2页
辽代壁画仕女造型艺术在创意平台玩具中的运用_第3页
辽代壁画仕女造型艺术在创意平台玩具中的运用_第4页
辽代壁画仕女造型艺术在创意平台玩具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代壁画仕女造型艺术在创意平台玩具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辽代壁画仕女造型艺术在创意平台玩具中的运用平台玩具(Platformtoy)塑造了许多鲜活的玩偶形象,己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玩具具有启蒙智慧开发思维的功能,它不仅是孩子们的专属玩偶,更多成年人青睞它并寻求情感寄托。本文以辽代壁画屮仕女的造型特征,提炼契丹辽文化中典型仕女的形象元素,以平台玩具为绘画载体,设计一款名为“七七”的平台玩具,提出了辽代壁画仕女的造型艺术在创意平台玩具应用的具体方案,使静置的契丹辽文化活化,使现代平台玩具带有民族特色,促进契丹辽文化的传播。关键词:平台玩具;辽代壁画仕女造型;研究开发K879A1673-2596(2017)02-0012-04平

2、台玩具也称“立体画布玩具”,最早源于乐高(lego)积木玩具,就是在空白的玩具表面上进行不同的主题与特色的图案创意设计制作,是三维艺术创作的过程。平台玩具和高雅的壁画艺术、大众的涂鸦艺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艺术生命力都是来源于创新。平台玩具因其表现形式的多元化、造型的小巧玲珑、憨厚可爱的形象,己经成为一种时尚热潮。中国传统文化为平台玩具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本文以辽代壁画中仕女的造型特征为创造源泉,设计一款平台玩具,使静置的契丹辽文化活化,更好地促进契丹辽文化的传播。辽代壁画仕女造型艺术在创意平台玩具中的运用平台玩具(Platformtoy)塑造了许多鲜活的玩偶

3、形象,己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玩具具有启蒙智慧开发思维的功能,它不仅是孩子们的专属玩偶,更多成年人青睞它并寻求情感寄托。本文以辽代壁画屮仕女的造型特征,提炼契丹辽文化中典型仕女的形象元素,以平台玩具为绘画载体,设计一款名为“七七”的平台玩具,提出了辽代壁画仕女的造型艺术在创意平台玩具应用的具体方案,使静置的契丹辽文化活化,使现代平台玩具带有民族特色,促进契丹辽文化的传播。关键词:平台玩具;辽代壁画仕女造型;研究开发K879A1673-2596(2017)02-0012-04平台玩具也称“立体画布玩具”,最早源于乐高(lego)积木玩具,就是在空白的玩具表面上进行不同的主

4、题与特色的图案创意设计制作,是三维艺术创作的过程。平台玩具和高雅的壁画艺术、大众的涂鸦艺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艺术生命力都是来源于创新。平台玩具因其表现形式的多元化、造型的小巧玲珑、憨厚可爱的形象,己经成为一种时尚热潮。中国传统文化为平台玩具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本文以辽代壁画中仕女的造型特征为创造源泉,设计一款平台玩具,使静置的契丹辽文化活化,更好地促进契丹辽文化的传播。一、辽代壁画仕女体态特征?I代女性的体态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辽代建国初期与中后期的形象略有不同。前期契丹人体态主要是壮硕肥美的体格形象,后期国家趋于稳定,文化互融,受汉族的审美影响,逐渐流行清秀

5、瘦骨之美。总体上辽代女性还是以肥美健壮为美,她们的面庞上下差不多宽,两颊饱满,五官也比较紧蹙,眉毛粗长,眼睛有神,挺鼻小口,身体呈弧线型,腹部隆起,衣服有宽松肥大长裙型和适合骑射的袍服型,衣服的纹路也随体态的摆动而变化。辽代女性这种肥美壮硕的形态显露出其憨厚可喜的气质,运用在平台玩具上也十分惹人喜爱。二、辽代壁画仕女装饰特征(一)“佛妆”之容北宋使者彭汝砺出使辽朝时,见到辽地妇女“黄面黑吻”的容貌,大为惊异,有诗云:“有女夭夭称细娘,真珠络髻面涂黄。华(南)人怪见疑为瘴,墨吏矜夸是佛妆。”诗屮的“佛妆”是辽代女子冬天流行的一种妆容,面部涂黄,画乌唇,这种以栝楼汁儿涂面

6、的护肤术与中原女子用脂粉饰面截然不同。这与当时辽朝所处北方自然环境有关系。另外,“佛妆”跟契丹人祟佛、礼佛的宗教文化相关,辽代妇女用佛像非常相似的黄色来涂抹面部表达对佛的敬意,同时满足了崇佛礼佛的精神需求。(二)发式契丹女子的发式有未婚和己婚之分,未婚女子多为髡发,婚嫁以后留长发。包髻是辽代妇女喜欢的一种发式,如内蒙古通辽市奈林稿一号墓屮所绘的侍女,或头发不做修剪,直接梳成头顶包髻,或在中间分幵梳成两侧发髻,或两侧发髻之外,顶部头发亦作发髻,或直接用绫锦布帛直接包裹起来的发髻。契丹女子包髻的款式还有高髻、蝶形双鬓髻、平髻等。如河北张家口宣化七号墓《茶道图》的女子、十号

7、墓中的持镜托钵女子,(二)其发式是朿一到三个高髻,用红带结扎髻之根部,三高髻顶和贴顶发上皆簪以珠宝螺钿之类的花饰。宝山2号墓《寄锦图》图(三)中画面中央的贵妇,梳蝶形双鬓髻,满插金钗。披发这种最原始的发型在辽代亦存在,这是契丹族原始性的一种保留。如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宝山辽墓二号墓内壁东壁石门两侧所绘侍女,“南侧为中年女性,梳披肩长发……北侧为少女,长发披肩。”(三)首饰辽代契丹妇女首饰分为发饰、耳饰、项饰、手臂饰四类。发饰有簪、钗、步摇、玉逍遥四种,使用较多的为簪、钗,辽墓壁画中女子佩戴的发饰很好地展示了此特点,如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宝山2号辽墓寄锦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