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颅脑损伤316例的ct诊断

急性颅脑损伤316例的ct诊断

ID:9135484

大小:51.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8

急性颅脑损伤316例的ct诊断_第1页
急性颅脑损伤316例的ct诊断_第2页
急性颅脑损伤316例的ct诊断_第3页
急性颅脑损伤316例的ct诊断_第4页
急性颅脑损伤316例的ct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颅脑损伤316例的ct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急性颅脑损伤316例的CT诊断马玉清(安阳县第三人民医院CT室河南安阳455133)【】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将316例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分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膜损伤、脑损伤。结论:CT是诊断急性颅脑损伤首选和重要的检查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断层摄影X线计算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1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男245例,女71例,男性患者占77.5%,女生患者占22.5%。年龄在6个月〜83岁之间,其中22〜45

2、岁者162例,占51.2%,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74例,占55%;打击伤91例,占28.7%;坠落伤27例,占5.4%;跌倒伤6例,占1.8%;其他18例,占5.6%。临床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烦燥、意识模糊、浅昏迷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其他还有失语、抽搐、一侧肢体活动受限、瞳孔一侧或双侧扩大或不等大,首次CT检查时间有159例在伤后1小时内进行CT检查,最长者为6天,部分病例进行了CT复查。1.2检查方法:木组病例均采用东软CT—C2800螺旋CT扫描机行常规轴位扫描,自0M线向上,层距10mm、层厚10m

3、m,螺距因子1.0,部分病例重点部位行层厚5mm,层距5mm扫描,木组病例未进行增加扫描。2、CT表现2.1头皮损伤260例,其中单纯头皮损伤152例,108例合并有颅骨和/或颅内损伤。浅筋膜血肿62例,CT表现为头皮局限性,丘状外突密度增高影,CT值约60—80mm,帽状腱膜下血肿176例,CT表现为头皮新月形弥漫性密度增高影,可以累及整个颅外帽状腱膜下,跨越骨缝到颅顶近似环形,CT值约80-120mm,边缘光滑锐利,如果是开放性损伤,有帽状腱膜的断裂,可合并帽状腱膜下积气,CT值低于脂肪。骨膜下血肿2例,CT表现为头

4、皮新月形,较局限性密度增高影,不跨越骨缝,近骨缝处逐渐变细、变尖,故骨膜下血肿仅限于一块颅骨的骨膜下,不向四周扩散。皮下积气13例,CT表现为点状、片状密度极低影。皮下异物7例,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点状密度极高影,手术证实2例为铁屑、5例为沙子。2.2颅骨骨折72例,其中线样骨折31例,CT表现为颅骨骨质内外板线样中断,粉碎性骨折7例,CT可见颅骨多个碎骨片,凹陷性骨折4例,CT表现颅骨局限性向颅内凹陷,最深达2cm,凹陷并粉碎性骨折3例,CT可见颅骨多个碎骨块影,并部分向颅内凹陷,凹陷程度不等0.5〜1.5cm,骨缝分

5、离7例,其中人字缝分离5例,冠状缝分离2例,均为单独发生,CT表现为一例骨缝明显增宽,其中最宽的为2.5cm,且双侧明显不对称,相差均在1.5cm以上。颅骨骨折间接征象:气窦积血20例,乳突气房内积血3例,CT表现为鼻窦或乳突气房内有高密度特质影充填,部分可见气一液平。颅内积气8例,CT表现为颅内单发、多发、点状、小片状密度极低影。同吋有颅骨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同吋存在的11例,CT表现为颅骨骨质的断裂和鼻旁窦、乳突气房内高密度特质影及颅内点、片状极低影。2.3脑膜损伤68例,其中硬膜外血肿26例,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双凸

6、透镜状,梭形密度增高影,偶尔也见半月形,边缘光滑、锐利,内缘弧度与脑表面弧度相反。血肿范围局限,不跨越颅缝,占位效应较轻;急性硬膜下血肿13例,CT表现颅骨内板下新月形,带状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滑,内缘弧度与脑表面弧度一致,人部分跨越颅缝,占位效应相对明显,多伴冇脑挫裂伤;硬膜下积液8例,多为迟发性病变,首次病例为检查后一天发现。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新月形水样低密度影,可发生于一例也可发生两侧,本组单3例,双侧5例,多见于双侧额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其中3例局限在一个脑池裂或沟内,18例范围较广,有多个脑池裂及多

7、个脑沟受累,CT表现为相应脑沟池裂内线状或窄带状高密度。2.4脑损伤61例,其中脑挫裂伤27例,CT表现为低密度水肿区中出现多发、散在点状,高密度出血灶,血肿直径似撒盐和胡椒面,低密度水肿区的范围从但层、数层到整个人脑半球或小脑半球,形态多为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大多比较模糊,可造成不冋程度的占位效应;脑内血肿14例,CT表现为脑内圆形,不规则高密度影,可一侧或两侧、可单发、多发,边界较清,直径在2cm以上,周围常伴低密度水肿带环绕,冇一定的di位效应,并且有1例破入脑室系统,CT表现为脑室内高密度影,有1例呈“铸

8、形”改变,5例破入蛛网膜下腔,CT表现为脑沟、脑池内密度增高或填塞;脑梗死5例,4例为腔隙性梗死,CT表现为脑内单个和/或多个点状、小片状密度减低影,边界模糊,另一侧CT表现为脑内与供血动脉区域相一致的楔形、三角形低密度影,边界模糊,有占位效应;迟发性脑挫伤5例,首次CT检查后24小吋2例,2天后2例,3天后1例,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