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应对策略

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应对策略

ID:9137056

大小:9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9

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应对策略_第1页
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应对策略_第2页
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应对策略_第3页
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应对策略_第4页
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应对策略广丙壮族自治区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宁横县530300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流行特征。了解艾滋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地域分布特点,为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以便更好地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现状;防控措施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纟宗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简称,系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encyvirus,HI

2、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木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HIV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CD4+Tlymphocytes),导致机体免疫细胞和(或)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opportunistieinfeetion)和肿瘤。具有传播迅速、发展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从1981年艾滋病在美国首次正式报道以来,现己蔓延到全世界,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和政治问题[1]。迄今全球已经近70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3000多万人死亡,每年有180人死于艾滋病毒/艾滋病[2-3]。艾滋病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

3、生和社会问题,对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4-5]o1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新近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止2011年底,全球估计有34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全球15-49岁人群约0.8%感染HIV。新发感染者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50万,HIV感染相关的死亡人数约为170万。与2001年相比,2011年全球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下降20%。次撒哈拉非洲地区仍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多的地区。感染率为4.9%,感染者占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总数的69%。其次加勒比、

4、东欧和中亚地区,HIV感染流行率为1%[6-7]。欧美等高收入发达国家,随着抗转录病毒疗法的普及,艾滋病死亡率已大为下降[8】。但因艾滋病治疗取得进展,同性恋等不安全性行为以及引起艾滋病传播的各种危险行为又开始增加,再次重新面临艾滋病流行的危险[1】。2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流行特点2.1自中国大陆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今,艾滋病在我国流行日益严重,形势严峻。《2013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报告》报道,截止2013年底,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冇436817例,死亡136274例,现存活的艾滋病病人1

5、73825例,艾滋病感染者262992例[4】。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中国办事处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艾滋病病毒总体感染率维持在低水平,估计为0.058%(0.046%-0.070%)[6】。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艾滋病感染者的绝对数很大,艾滋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2.2在中国,HIV/AIDS的流行可划为3个吋期:1985-1988年被称为输入散发期,以病例高度分散为其特征,除4例为使用进口viii因子感染的中国血友病患者之外,其余HIV/AIDS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1989-1994年被称为局部流行期,以在云南德宏州个别地区发现静脉

6、吸毒者中HIV感染呈聚集性流行为标志;1995年至今被称为广泛流行期,其特征是静脉吸毒人群中的HIV流行已在云南、广西、新疆、四川等更多的地区出现,中部数省非法不安全采血人群中发生HIV感染播散,部分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的性滥人群中HIV感染率越来越高[9]。2.3目前,我国艾滋流行现状冇以下几个特点:(1)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有所减缓。尽管历年累计报告数仍在增加,但每年的报告人数增加幅度与2004年之前相比有所减缓[2]。全国疫情整体保持低流行状态。(2)经静脉吸毒和经母婴血液传播降至较低水平,经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

7、途径。2004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主要经血液传播,占70.8%,经性传播的比例仅8.9%。2004年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HIV/AIDS病例中,经性接触感染的比例均逐年增加,到2013年经性接触感染的HIV/AIDS病例占当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80.9%,经血液传播仅占7.9%。异性性传播和男男同性性传播己经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且男男性行为人群报告发病呈现逐年增高的态势,虽然采取了措施,但是疫情仍在上升,从2005年的1.4%上升到2014年的7.7%。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存在着较高的性行为发生早、多性伴

8、、安全套使用率低等HIV感染危险行为,该人群己成为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的桥梁人群[2,10-12】。另外,多性伴、卖淫嫖娼,以及配偶告知率低导致不安全性行为仍较普遍[3]。(3)中老年人、青年学生等重点人群疫情上升明显。《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评估报告》显示,从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