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论文-以孔子和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哲学

中国哲学史论文-以孔子和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哲学

ID:9169661

大小:82.2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20

中国哲学史论文-以孔子和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哲学_第1页
中国哲学史论文-以孔子和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哲学_第2页
中国哲学史论文-以孔子和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哲学_第3页
中国哲学史论文-以孔子和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哲学_第4页
中国哲学史论文-以孔子和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哲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论文-以孔子和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哲学史论文论文题目:以孔子和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哲学姓名:郝纳学院:法律与政治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年级、学号: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印制一、儒家哲学的概述21、儒家哲学的含义。22、儒家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23、儒家哲学的发展简史。3二、孔子、孟子和董仲舒的哲学思想31、孔子的哲学思想。32、董仲舒的哲学思想5三、儒家哲学的现实意义61、儒家思想与当今的“以德治国”。62、儒家天人合一契合可持续发展原则。6结语:78以孔子、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思想[摘要]儒家思想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它不仅一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

2、想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而且还深入到百姓的思想中。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经沧桑而更坚强,成为世界几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篇文章主要是写儒家哲学的概述、孔孟和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以及儒家哲学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儒家哲学;哲学思想;现实意义一

3、、儒家哲学的概述1、儒家哲学的含义。所谓儒家哲学,也就是说阐发儒家思想中的哲学意味。[1]这是近代哲学学科传入中国之后的一个流行做法。1920年,梁启超在写《孔子》的时候说,《易》事孔子哲学理论的总汇;春秋是孔子政治论的总汇。所以他是从《易》中孔子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儒学世界观基本上是以对天的理解以及天人关系的各种形态的可能性之优劣比较与选择等两个问题为出发点,作为其建立世界观的主要脉络。而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更可因而由其自身之努力与创造,得与天地的存在意义同其伟大。儒家哲学最重视社会哲学,因而成就一个现世的人类理想社会

4、是儒家最原始的关怀。为了设计与建立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孔子、孟子、荀子等人都可说是不断提出有关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或伦理的观点的思想家,同时这正可以说明何以社会哲学才是儒家思想起步的主要中心,亦即,就儒学传统的整体来说,儒家哲学的进路就是社会哲学。2、儒家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在社会的动荡中,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

5、争鸣的繁荣局面。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社会因素非常复杂,与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鲁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末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为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经济上“公田”逐渐变为“私田”。政治上,诸侯争霸、战争频繁、8王室衰落,新兴封建势力日益兴起。在思想意思和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孔子首倡“有教无类”,广收弟子,宣讲儒家思想,出现了当时影响最大的私学。孔子把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为易“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

6、、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3、儒家哲学的发展简史。原始儒家哲学是继承中华远古文明思想而来,并特别重视国家社群的维护及个人修养的实践的哲学,其中周文化的社会哲学思想更是儒家价值意识的根本基础。而先秦儒学的理论重点在于思想生活化的落实。汉代的儒学发展走向首先是解经之学的出现。在解经的过程中,汉儒加入了当时的科技知识所提供的新的宇宙论的观点,主要是天人相感的天人关系之哲学,当然,此观点在汉儒之间亦有着极大的辩论。汉代儒学的另一条发展脉络则是两汉经学的出现。经学即是藉由解经研究而制定礼法,礼法即作为国家政策

7、的根本大法,这是儒学思想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落实,是儒学中有具体时效性的知识部分。汉以后儒学理论衰微,中国哲学思想的主要课题转向道家与道佛两教的宗教哲学之中,直至宋以后才又恢复了理论创造的能力。北宋五子的出现,不仅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精神生活文明已能回到儒家本位中来的现象,更反映了儒家哲学体系能够从自己的典籍诠释中回应道佛思想挑战的形而上学建构。至朱熹的集大成与王阳明活泼化生活化的开展,儒家思想不仅完全笼罩中国文明,更对日、韩等国发散出它的影响力,形成两国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石。二、孔子、孟子和董仲舒的哲学思想1、孔子的哲学思想

8、。(1)认识论思想。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在认识论上形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孔子的认识论属于可知论。[2]他不仅认为应当“知仁”、“知礼”、“知言”、“知人”,并且对于带有神秘性的“命”和“天命”,也认为是可知的。孔子是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