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管理层收购mbo比较研究 毕业论文

中外管理层收购mbo比较研究 毕业论文

ID:9183233

大小:26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20

中外管理层收购mbo比较研究  毕业论文_第1页
中外管理层收购mbo比较研究  毕业论文_第2页
中外管理层收购mbo比较研究  毕业论文_第3页
中外管理层收购mbo比较研究  毕业论文_第4页
中外管理层收购mbo比较研究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管理层收购mbo比较研究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外管理层收购MBO比较研究系别:专业:电算会计班级:CT951-1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10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中,管理层收购(MBO)狂热一时。20世纪末期,MBO在我国也悄然兴起,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几例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管理层收购的特点,探究其发生的内在机理,阐述对我国企业产权改革和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在我国的法制背景和金融市场等制约下,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应注意的法律、价格、人才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指出在政府积极引导、规范运作的情况下,我国管理层收购终将得到

2、健康发展。关键词:管理层收购产权改革现实意义问题及对策10目录前言-----------------------------------------------------(4)一、MBO在国外的发展情况---------------------------------(4)二、MBO在国内的争论焦点---------------------------------(5)(一)争议焦点一:MBO价格的公正、公平性--------------------(5)(二)争议焦点二:MBO的资金来源问题-----------------------(6)(三)争议焦点三:MBO在我国大范围运用

3、的必要性问题---------(7)三、MBO终将是大势所趋-------------------------------------(8)谢词---------------------------------------------------------(8)10参考文献--------------------------------------------------(9)中外管理层收购MBO比较研究众所周知,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国有企业就不断的被下放地方政府和被重新收回中央,就在这反反复复的收放中,国有企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出资关系、管理关系,都变得像理不清的乱麻。

4、而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亏损严重也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们频报丑闻,一系列的企业高层管理者的“59岁现象”表明我国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政策有问题。国有企业问题重重。十五大报告里,朱总理提出,国有企业要从竞争性行业退出来,只控制有关国计民生的行业。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如何有效解决国有企业的难题迫切地摆在了人们面前。而MBO就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地点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一、MBO在国外的发展情况管理层收购(MBO-Management buy-out),即管理层通过融

5、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并实际控制该公司。由于管理层收购能促进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在西方曾是风行一时的购并方式。MBO在西方国家的发展也仅有20多年的历史。在英国和美国,MBO开始是作为一种业务放弃与退出和投资者青睐的资产管理形式。但是直到70年代末期,在英国它们才被视为一股重要的经济动力,对管理者、企业组织和国民经济发挥重要的影响。到80年代,MBO作为一种便利的所有权转换形式和可行的融资形式在英国逐渐大行其道。1987年英国MBO交易数量已达300多起,交易额近400亿美元。自80年代开始,MBO成为英国对公营部门私有化的最常见的方式,英国政府

6、广泛采用了MBO形式及其派生形式EBO(职工控股收购)10俄罗斯与东欧等转轨经济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私有化运动中也借鉴了MBO这一方式。它当时被认为是最具有操作性的国有资产退出的途径之一。早在19世纪后期,日本政府就意识到有些行业和企业是无法有政府来进行经营管理的,于是出现了企业出售给管理者的现象。后来,日本通过了PEI(PrivateFinanceInitiative,民间金融活力)促进法,鼓励运用民间企业经营者的资金和经营优势以调整和管理社会资本,这为管理者收购(主要是国营和公营的民营化)提供了制度基础。二、MBO在国内的争论焦点作为从欧美引进的泊来品,近段时间,MBO被媒

7、体炒得沸沸扬扬,业界对MBO褒贬不一。赞赏者称,MBO已成为改革大背景下的一个亮点,是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一贴良方,是企业深化产权制度化改革的理想选择,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最有效途径,是企业家价值的最佳实现通道,是企业留住高级人才的“金手拷”,是激励内部人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源。反对者则认为,在缺乏相关政策引导、法律环境不成熟的背景下,国企实施MBO只能是政府包办和内部人主导的模式,MBO不像是一场革命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