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

ID:9198618

大小:3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1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_第1页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_第2页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_第3页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题组一 合金1.(2011年海口模拟)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B.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C.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D.在空气中,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解析:选B。A项,铁合金中含有非金属元素C;B项,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C项,铁形成合金后其化学性质不变,铁合金中的铁仍然能与盐酸发生反应;D项,镀锌铁板中金属Zn比Fe活泼,若发生电化学腐蚀,铁被保护,锌被腐蚀。2.工业生产中

2、常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根据下表数据判断,不宜用上述方法制取合金的是(  )金属NaAlCuFe熔点(℃)97.8166010381535沸点(℃)883246725672750A.FeCu合金       B.CuAl合金C.AlNa合金D.CuNa合金解析:选D。要形成合金,各成分都要有共同的液态温度范围,即合金中一种金属的熔点要高于另一种金属的熔点而低于它的沸点,而CuNa不具备。3.(20

3、11年济南模拟)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被《泰晤士报》评为全球“最强悍”工程。“鸟巢”运用了高强度、高性能的钒氮合金新钢和884块ETFE膜,并采用新一代的氮化镓的高亮度LED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高,硬度比组分金属小B.已知Ga处于第ⅢA族,可推知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3N2C.工业上可用金属铝与V2O5在常温下冶炼钒,铝作还原剂D.ETFE膜(CH2—CH2—CF2—CF2)是一种塑料解析:选D。A项,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低,硬度比组分金属

4、大;B项,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C项,冶炼钒应在高温下进行。题组二 铜及其化合物4.(2010年高考北京卷)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解析:选D。CuSO4与PbS反应

5、可以生成CuS,所以CuS的溶解度小于PbS的,A错误;硫化物中硫的化合价为-2,均具有还原性,B错误;ZnS难溶于水,不能写成离子形式,C错误;铜的硫化物首先被氧化成CuSO4,然后硫酸铜与ZnS、PbS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的CuS,D正确。5.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①②③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Cu2+只做还原剂B.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

6、性:Fe3+>Fe2+>Cu2+解析:选D。实验①发生的反应为:Fe+Cu2+===Fe2++Cu,Fe为还原剂,氧化性Cu2+>Fe2+,实验②中Fe2+被浓硝酸氧化成Fe3+,Fe2+作还原剂,表现氧化性;实验③中发生反应为Cu+2Fe3+===Cu2++2Fe2+,反应中Fe3+作氧化剂,氧化性Fe3+>Cu2+,反应中无单质生成,不属置换反应,上述三个实验可以证明氧化性Fe3+>Cu2+>Fe2+。6.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Ⅰ:铜铝混合物

7、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B.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C.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D.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解析:选C。A项铜与盐酸或NaOH(aq)均不反应,故均可选用;B项浓HNO3使铝钝化,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导致铝质量大,Cu的质量分数偏小;D项称质量比测气体体积更易实施。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9JWKffw

8、vG#tYM*Jg&6a*CZ7H$dq8KqqfHVZFedswSyXTy#&QA9wkxFyeQ^!djs#XuyUP2kNXpRWXmA&UE9aQ@Gn8xp$R#͑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