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复习教案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复习教案

ID:9259331

大小:29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25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复习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复习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复习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复习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word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情概览内容考查方向要求分子和原子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和原子的含义,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c原子的构成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a离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粒子种类的判断、离子符号的书写b元素元素的含义、分类及分布,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的书写、表示意义a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含义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间的规律,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a考点梳理分子和原子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如:①水(或蒸馏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H2SO4等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②金属(如Fe、Hg)、稀有气体、金刚石等物质是由原子

2、构成的。③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钾等是由离子构成的。(2)微观粒子的性质及应用(高频考点)性质事实(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3个水分子分子和原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水的挥发、闻到气味、湿衣服夏天干得快分子和原子间存在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轮胎充气、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气体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不同液态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它们都能以支持燃烧;而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不支持燃烧【巧学乐记】分子的性质可以简记为:“小”“动”“间”“

3、同”。(3)分子运动现象①向酚酞溶液中滴加浓氨水的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②如图所示的现象是烧杯A中溶液变红色;产生现象的原因是浓氨水分子不停的运动,运动到了烧杯A中,使酚酞试液变红色。③做向酚酞溶液中滴加浓氨水的实验①的目的是对照。2.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概念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联系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备考提示:(1)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最小粒子”是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这一观点来说的,而不是单纯的说分子是最小的粒子。(2)由分子构成

4、的物质发生变化时:①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②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发生变化。③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高频考点)(1)原子的结构(带电)(不带电)电)(带电)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正负注意: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2.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高频考点)(1)原子结构示意图(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②第一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第二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

5、一层的不超过2个)。4.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2、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则相对原子质量近似计算方法: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离子1.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2.分类种类形成所带电荷阳离子原子(或原子团)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阴离子原子(或原子团)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注意:(1)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离子符号(1)书写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明所点电荷及电性,标法是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只带一个单位电荷时,数字1省略不写。(2)离子符号的意义:①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②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如A

6、l3+:表示一个铝离子,表示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元素及元素周期律1.元素(1)概念: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易错警示:(1)元素是以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标准对原子的分类。它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Na、NH4+质子数都是11。(3)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3)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4)元素之最: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Si、Al、Fe。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2.元素符号(1)书写: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7、;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2)意义: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注意: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3)常用的元素符号氢碳氧氮钠镁铝磷硫H__C____O___N__Na__MgAlPS__氯钾钙锌铁铜锰汞_ClKCaZnFeCuMnHg__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