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六十六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六十六章

ID:9281876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26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六十六章_第1页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六十六章_第2页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六十六章_第3页
资源描述: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六十六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叶曼居士讲《老子》第六十六章第六十六章  上一次讲到六十五章,这一章是说所谓愚民政策。人家批评老子批评得很厉害就是因为“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句话。其实,不只是老子说,连孔子也说老百姓知道太多了就出问题。治国是如此,我们修行也是这样,即修道也要用愚的办法。为什么呢?老子所谓“致虚极,守静笃”,好比说我们在打坐,打到无我,无人,无物,随着连“忘”都要忘掉。当你们打坐打到很好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存在,也也不知道外头的存在,什么都不知道,这个时候就叫“致虚极”。所以修行也是要愚的。假设太聪明的话,就做不到这一

2、点。  六十六章也是跟六十五章一样的,还是说怎么治民。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一个大政治家能把众人的事、老百姓的前途都安排的很好,自己不掺杂一点私心。而真正的政治家要把人民治理好,首先要“言下”,说话要客气,不可以吹牛皮的。你若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的话,就只能汇合那么点水。江海不择细流,什么小水臭水脏水都接受,才能成其大。在此可以说只有两个国家可以吹这个牛皮,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美国如果不能接纳外国移民,那能成为现在的泱泱大国?中国之所以大,就是因为能够融合各种民

3、族。尽管历史上曾经被野蛮民族征服,最后还是它们被我们所同化。譬如犹太族,他们是最难同化的,但是在河南也都跟中国人同化了,没有犹太村,也没有犹太教。“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就是因为能其“善下之”,这个“善”字在道德经里都表示“能”的意思。因为它“大”,方能容;也是因为它“居下”,才能容;反之,因为他“能容”,才能大。老子常常说,“上善若水”,最了不起的、最高者的应该跟水一样。江海居下,自下,能下,这就是“善下”。因为能“下”,所以百川都归到它那大江大海里去了。这样才可以称之为“百谷王”。王是什么?王

4、是首领、领袖,这个概念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中国很反对霸道,都提倡王道。霸道以力服人,王道以德服人。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就是因为圣人绝不自己夸自己,也不自尊,也不自大;最要紧不自私,一切为公;自奉非常之俭,待人非常之厚。“王”的意思就是以德服人,于是天下的人近悦远来,与你近的人愿意跟你接近,远的人都来依附,这才真正是“王道”。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有人又说老子这个权术用的太大了,他要做领袖,要在人民之上,采用说话谦虚的策略。古时候我

5、们中国人读书,有“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说。为什么要做良相?你真要做这么大的官吗?不是的,因为你的位子越高,人家看你看得越清楚,然后你的言行可以做大家的表率。良相是治国;而假若你不能治民,就宁可做一个好的大夫。不能把老百姓的日子治得很好,那么至少老百姓生病的时候,你能给他治治病。真正古时候的读书人,是以天下为已任的。而你要成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出言谦下,你谦虚怎么表示,先用言语表示。所以看古时候的人,皇帝自己称什么?称孤道寡,孤家寡人,我是孤,孤鄙。寡人,寡德之人。现在大家都在谈民主,事实上最早提倡民

6、主的是中国人。无论是儒家,无论是道家,可以说这个民主的思想已经很了不起了。  真正的做领袖的人,如果处处争先,大家并不会欣赏他。只有退后,不自以为贵,不自以为有学问、能干、聪明,虚心接受一切人的建议,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人,能够这么做,才是善下,才能把众人的智慧和能力合在一起,集思广益。这样天下的智慧天下的能干,都可以为你所用了。这个所用不是自私,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是为了集合这么多人的能力和智慧来更好地治天下。这样的力量就非常强大了,于是“天下莫能与之争”。谁会跟你争呢?要上民,必以言下之,你要

7、先民,必以身后之,以身作则,我绝不争先恐后,绝不争出风头,绝不争着要表现自己。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所以圣人处上,老百姓高高在上,老百姓不觉得这个负担很沉重。  “处前而民不害”,他站在我们的前头做我们的领袖,老百姓不感到受伤害。领子袖子是最要紧的,我们能把衣服提起来关键的就是抓住领子和袖子。这不是说领子袖子最高,因为真正要紧的是衣服本身,而老百姓就是衣服本身。领子不是最尊贵的,但它一定居于衣服最关键的部位

8、,正如领导的人一定位居人前。领导虽居人前,但要记得必须要身在人后。很多人批评老子,说老子善用权术。其实他的本意并非如此。老子非常懂得心理学,他处上而人民不觉其重,因为圣人没有私欲。饮食居士车马这些东西,他都不大在乎,他位居人前并非为了自己要盖个大房子或是为自己做什么事。这样的领袖给人民加的税也不多,他对于物质不重视,不会把自己的私欲加在大家人的身上,这样老百姓就觉得负担一点儿都不重。  于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你在上的人喜欢这样,在下面的老百姓比你还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