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稿)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稿)

ID:9298616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7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稿)_第1页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稿)_第2页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稿)_第3页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稿)_第4页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稿)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稿)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稿)  为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福建省普通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试行)》的精神,指导学校切实有效地进行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创造统一、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改革健康深入地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备课:  1、教师要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深入分析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和编写意图以及基本要求和质量标准,结合学生状况进行备课。  2、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期初每位教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集备组要安排好教学进度,及时上交到教务处,集备组长应做好集体备课记录。集备活动时间视同常规教学工作,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的,要事先办理好请假手续,事后补课,无故不来的以旷课处理。  3、教师教案原则上必须提前一周写好,进课堂必须带好教案。教案要确定每课时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好作业与练习,准备好教学用具,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课后适时进行教学反思。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总结一篇教学反思上交教导处。对教师的教案检查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二、听课:  4、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课一

3、次,每学期听课的节数不低于18节。校级以上公开课同教研组的教师要做到全程参与,教师个人听课必须在当天将听课记录送值日领导签字认定。听课时必须做好听课记录,要有简要的教学过程、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及听讲过程中对本课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听课教师要主动与科任老师交流看法,进行探索、讨论,共同提高;实行课堂开放制度,任课教师应自觉欢迎学校领导及教师听课。  三、上课:  5、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标教育理念。注意围绕教学目标和能力的培养来组织开展一切课堂活动,授课要挖掘教材特点,注意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多用启发式、讨论式、谈话式等教学方式,杜绝”满堂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

4、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语言表达要注重精练、准确,板书应工整,教态要自然,课堂教学一律用普通话,禁止使用手机。  6、上课实行侯课制度,教师必须提前2分钟到达上课班级,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课。特殊原因不能到校的须按有关规定做好请假手续方可离校,私自调整课程视同旷课。  7、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管理,引导鼓励学生创新,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教师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教学研究活动,认真钻研教学业务,经常学习教参资料,专业杂志,了解国内教研、教改最新动态,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公开教学。对教学、教研、教改,课题研究情况

5、进行学期总结,撰写教学心得或论文。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撰写培训心得,及时缴交各种材料。  四、作业:  9、作业包括书面、口头、实验操作等不同形式。教师必须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以及学生实际,着眼于学生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精选适量的课外作业,做到一课一练。  10、教师应严格督促学生按时独立规范完成作业,培养良好习惯,做到先复习再完成作业,对学生作业不认真,马虎应付等不良现象应及时指出并责令更正或重做。    11、教师批改作业应及时、认真,适当记载,并做讲评。数学、语文(基础知识)、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作业,原则上都要批改,特殊情况每次不得少于三分之二,作文要求每学期”八大八小

6、”,大作文要认真批改。  12、教务处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教师作业布置、批改及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存入教师业务档案。集备组、教研组可互阅作业,每学期举行作业观摩活动。  五、辅导  13、教师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主动、及时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助,禁止占用自修课或课余时间进行集体有偿补课。  14、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予以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加强学法指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智力的发展。  15、科任教师与班主任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及存在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订出培优辅差对象,拟定计划及措施;

7、注意尖子生的培养,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提出新要求,着重培养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每学期教务处将对教师的帮教情况进行评估,不允许出现新的学困生。  六、考核  16、考核分考查与考试。考核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主要方法,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评价学生学业和评估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17、成绩考核包括平时小测、单元过关、月考及综合考试(期中、期末)。前两种考核主要由科任教师单独完成,综合考试由教务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