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铁城教授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浅谈

胡铁城教授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浅谈

ID:9436413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30

胡铁城教授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浅谈_第1页
胡铁城教授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浅谈_第2页
胡铁城教授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浅谈_第3页
胡铁城教授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浅谈_第4页
胡铁城教授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胡铁城教授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胡铁城教授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浅谈  胡铁城教授乃江苏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老年病医疗、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学验颇丰。胡老认为老年人年高体弱,精气虚损,气血衰少,常因情志内伤,导致脏腑功能逐渐减退,气阴两虚、阳气亏虚、精血亏虚是老年病症的病理基础;又老年人疾病多历经数载,病因各异,以五脏为主,多合病并病,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故老年病以本虚为主,但多虚中夹实。笔者随师临证,获益匪浅,现整理一二,以飨同道。  1养阴清热宁神治失眠  金某,女,73岁。初诊:患者长期失眠,常服安定每晚1~

2、2片,伴头昏脑鸣,有颈椎病史。  难以入寐,寐则易醒,心中烦躁,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小弦滑。属阴虚火旺,心肾失交。拟养阴清热安神。药选:生熟地各12g,灵磁石15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川黄连3g,淮山药12g,酸枣仁24g,明天麻10g,枸杞子12g,丹皮8g,紫丹参15g,制首乌10g,泽泻15g,山楂片10g。7剂。二诊:失眠有改善,头晕亦减轻,予原方加减。药选:生熟地各12g,龙骨牡蛎各30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川黄连5g,淮山药12g,酸枣仁24g,明天麻10g,枸杞子12g,丹皮8

3、g,紫丹参15g,制首乌10g,泽泻15g,钩藤12g(后下),肉桂3g(后下),山楂片10g。7剂。三诊:夜寐明显改善,安定减为每晚1/4片,守方1月余巩固。  按:人的睡眠活动由心神所主,是人体阴阳之气转化的结果。如阳藏于阴,阴能潜阳,阴阳相交则寐,反之则不寐。早在《灵枢大惑论》云: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又《灵枢邪客》曰夫邪气之客气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故目不瞑。及《古今医统》谓: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火独亢,不得寐者。  据此胡老认为人至老

4、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失眠乃肾阴(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不能下交于肾,心肾不交,水火失济所致。方中熟地黄、枸杞子、制首乌、酸枣仁滋养肝肾,宁心安神;黄连清心泻火除烦;珍珠母、磁石重镇安神;再参入丹皮、丹参凉血活血宁神。所谓顽疾多瘀血,患者长期失眠且伴颈椎病故参入活血之品,配天麻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复诊方中加钩藤以加强清热降火,平肝熄风之功;黄连配肉桂引阳入阴,交通心肾。  2益气养阴敛汗治自汗  李某某,女,64岁。初诊:身热易汗半年余,全身烘热,时有烦躁,动则汗出,易激动,夜寐欠宁,纳食欠馨,二便尚调。舌

5、质暗红,苔薄黄,脉细。辨证属阴虚火旺,迫津外泄,心神被扰。治当养阴清热,益气敛汗。拟方当归六黄汤合牡蛎散,生脉饮加减。药选:炒当归10g,炙黄芪24g,川连3g,细生地10g,煅龙牡各30g(先煎),白芍15g,天麦冬各10g,太子参15g,五味子6g,黄柏10g,熟枣仁18g,淮小麦24g,焦楂曲各10g。7剂。二诊:身热出汗已明显改善,但尚见胸以上有汗,夜寐改善但仍欠理想。药选:炒当归10g,炙黄芪24g,川连3g,野百合12g,煅龙牡各30g(先煎),白芍15g,天麦冬各10g,太子参15g,熟枣仁18g,淮

6、小麦24g,茯神10g,焦楂曲各10g。7剂。三诊:多汗,睡眠均见好转,原方巩固,14剂。  按:《素问宣明五气》:五脏化液,心为汗。  《医碥汗》汗者,水也,肾之所主也。内藏则为液,上升则为津,下降则为尿,外泄则为汗。又《兰室秘藏》:自汗门(当归六黄汤)治盗汗之圣药也。胡老认为人年四十阴气自半矣,故临床上亦有盗汗不属阴虚,自汗不属阳虚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原本阴血不足,加之汗出日久,阴津更亏,虚热内生,营阴不能内守,以致汗出不止。  正如《景岳全书汗证》云: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

7、也。  故本案当归六黄汤合牡蛎散,生脉饮加减。方中当归、生地、天麦冬、白芍滋阴养血,阴血充则水能制火,为方中君药。川连、黄柏泻火除烦,合苦以坚阴之意,热清则火不内扰,阴坚则汗不外泄,合君药以育阴清热。由于汗出过多,表气不固,故合用黄芪、太子参以益气固表止汗,又可合当归、熟地、白芍以益气养血;另配五味子、牡蛎、浮小麦收涩敛汗,合酸枣仁以安神;诸药合用共具益气养阴,敛汗宁神之功。复诊时出汗明显改善,故去黄柏、五味子、生地黄,加百合、茯神以增强安神之力。  3益气健脾消痞治胃痞  黄某某,男,72岁。初诊:肢怠乏力,面色

8、少华,脘腹作胀,嗳气频作,食后脘部发凉,大便溏烂不畅,苔薄白腻,属脾虚气滞,中阳失运,拟消痞法。方选枳实消痞丸加减。药选:炒党参12g,炒白术10g,淡干姜8g,川黄连3g,川厚朴10g,炒枳壳12g,焦楂曲各10g,砂仁4g(后下),炒麦芽15g,青陈皮各5g,蒲公英18g,炙甘草3g。7剂。二诊:精神有所改善,纳胀减轻,苔尚微腻,脾虚湿蕴未化,拟原方加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