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王维山水诗的三重境界

试论王维山水诗的三重境界

ID:9468324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试论王维山水诗的三重境界_第1页
试论王维山水诗的三重境界_第2页
试论王维山水诗的三重境界_第3页
试论王维山水诗的三重境界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王维山水诗的三重境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王维山水诗的三重境界[摘要]王维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他的一生,亦官,亦隐,亦禅。而当他分别以宦者、隐士、居士这三种身份阅世时均别有收获,其笔下的山水亦随其审美心态的不同而呈现出三重境界——宦者的悲慨、隐者的超逸、居士的禅寂。多元的人生导致了其诗作中多重的审美境界,从而使其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最杰出的代表。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悲慨超逸禅寂    一、亦官亦隐亦禅的人生路  王维登第之早,唐代罕见,开元九年(721年)他擢进士第,年仅21岁,这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当时轰动朝野,他

2、历任右拾遗、给事中等清贵要职,官终尚书右丞,官爵之尊,在盛唐诗人少有。他曾经如此概括自己一生的变化:  “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赠从弟司库员外》)  “中年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  他年轻时有青春的冲动与报国的赤诚,但是,随着贤相张九龄被奸臣李林甫排挤出京,权奸当道,政治日趋黑暗腐败,仕途上的连受挫折,导致了王维因对官场的失望而怨怅而厌恶,建功树勋之心逐渐淡化,而归隐求佛之念日益强烈。之所以未能彻底归隐,在于传统的儒家教育,特

3、别是修齐治平的正统观念对他的影响,社会责任感使他难以遽下决心,彻底遁向山林,所以他选择的是在家奉佛的居士修禅方式,以求社会责任与个人涅磐之间的矛盾调谐,由外求功利的动态人生演化为内向禅隐的静态人生,铺就一条亦官亦禅亦隐的人生路。    二、官宦的山水境界——悲慨  王维仕官四十年,又久为京官,阅尽政坛苍狗白云,形成了他对官宦人生的独特感受,慨而言之,可谓一幻二悲三无奈,每当他置身于官场的交际应酬中,每当他以官员的心性审美论世时,这种心态就自然而然地流泻于笔端,形成了特具悲慨美的官宦山水境界。  “悲

4、慨”在司空图《诗品》中得到精雅的阐述:“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往,苦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这是看透人生与社会后的凄切,这是壮志难酬的哀苦,这是雄才壮士痛悼世道日非的悲恨,故而既悲凉又慷慨,甚具情感力度。  王维的诗歌,凡涉及官场生活的,罕见欢愉之辞,饶多清苦之音。赴朝谒君,这是近臣的荣耀,王维却剪摄一个严冬霜景;“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草白蔼繁霜,木衰澄清月。”(《冬夜书怀》)如此借寒夜繁霜衰木渲染气氛,就烘托出了老不得志的“惭朝谒”的悲苦心情。为表现谪迁济州的迷茫,他择取了漫漫长途中

5、的一个霖雨秋景:“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宿郑州》)此时此刻,他在雨幕中所望不见的,岂止是宛洛,还包括政治前程吧?立身官府,多的是饯别送行,王维善于通过实写或悬疑笔法巧构凄寒又苍茫的氛围,如:“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最能体现王维悲慨美的还是边塞诗: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从军行》)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

6、听之双泪流。(《陇头吟》)  王维年轻时受到时风影响,憧憬边塞横枪跃马;开元二十五年秋,他以监察御使奉命劳军,又留在凉州为河西节度判官两年多,大漠长河的雄奇风光开阔了诗人的心胸,金戈铁马的艰苦生活充实了诗人的情感,故其前后所作诸边塞诗,均境界阔大,出语慷慨,含思悲凉,体现出了盛唐大丈夫的雄迈气魄。    三、隐者的山水境界——超诣  王维诗表现得最多的是隐逸情思与山居生活。夙有退隐志,故无论游赏、静思、送别,都会触景生情,勃发归隐之兴。  山野之美,是王维山水诗所着力表现的一个主题,大自然中气象万千

7、的山河瀑布,花草鸟兽,风云雨雪之美,一旦为他诗笔所收摄,就成为渲染上隐士审美趣味的秀美画卷。纵览其诗,他所激赏的自然美主要有四类:其一为似有似无,若真若幻的空灵美,如:“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终南山》)“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其二为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清新美,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欣欣春还皋,澹澹水生陂。”(《赠裴十迪》)其三为乍明乍暗,深邃渺然的幽深美,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8、”(《桃园行》)其四为空门意识浓厚,最具王维个性的禅寂美。  山居之逸,是王维山水诗所衷情表现的另一主题。他吟唱走出官场后随心所欲的闲逸:“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常自闲。”(《答张五弟》)“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青烟。花落家僮来扫,莺啼山客犹眠。”(《田园乐》);他称颂悠游林下、孤高傲世的放逸:“绿树重荫盖四邻,青苔日厚白无尘。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他赞美山居的雅逸:“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