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两浙路蝗灾研究

宋代两浙路蝗灾研究

ID:9471293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宋代两浙路蝗灾研究_第1页
宋代两浙路蝗灾研究_第2页
宋代两浙路蝗灾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宋代两浙路蝗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宋代两浙路蝗灾研究  一、引言  在我国农业历史上,水、旱、蝗一直被视为三大自然灾害,因蝗灾爆发直接危害农作物,所以蝗灾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更为巨大,甚至会影响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政权稳定。诚如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所言: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唯旱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于水旱。  二、宋代两浙路蝗灾概况  学界关于宋代自然灾害及其应对措施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关于宋代蝗灾的研究,此前有李华瑞的《宋代捕蝗与祭蝗》一文,探讨了宋代的治蝗和祭蝗;又有金城、刘恒武的《北宋时期的蝗灾及治蝗措施以神宗朝为中心的考

2、察》一文,文章聚焦了北宋神宗朝的蝗灾治理措施。但尚不足以反映其全貌,就宋代两浙路地区的蝗灾而言,尚未有专门的研究。为此,笔者拟对宋代两浙路地区的蝗灾概况、灾情特点进行考察,从而分析宋代政府应对蝗灾的措施和得失,以期有助于现代的蝗灾防治工作。  前辈学者对于宋代的蝗灾研究主要有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一书,统计宋代蝗灾次数为90次;陈高佣《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一书,统计宋代蝗灾次数为112次;邱云飞《中国灾害通史》(宋代卷)一书,统计宋代蝗灾次数较前两者更为详细,为168次。以上数据都有涉及宋代两浙路蝗灾次数,但并不提供两浙路的专门统计数据,因而不够准确,笔者根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

3、和《浙江灾异简志》等资料,统计宋代两浙路的蝗灾次数为46次。  宋代共计320年,在这期间两浙路的蝗灾共46次,平均约7年一次。其中北宋共168年,两浙路蝗灾9次,平均约19年一次;南宋共152年,两浙路的蝗灾37次,平均约4年一次。南宋蝗灾平均年发生率远远超过北宋。宋代两浙路蝗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两浙路蝗灾发生的阶段性上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960-1126),从宋太祖建隆元年至钦宗靖康末年,168年间整个北宋期间两浙路发生蝗灾9次,平均每19年发生一次。这一阶段蝗灾发生得相对较少,属于蝗灾发生的低峰期。但是,我们相信北宋时期的蝗灾不会仅仅限于这9

4、次,我们有更多的理由相信由于北宋两浙路有关蝗灾的史料缺失,造成了今天数据统计上的不完整。  第二阶段(1127-1208),从南宋高宗建炎元年至宁宗嘉定十七年,98年间两浙路发生31次蝗灾,平均约3年爆发一次,这一阶段蝗灾发生的频率明显高于整个北宋时期,而且蝗灾发生的次数成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这一时期蝗灾进入高峰期。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这种上升趋势从北宋时期一直持续到南宋宁宗时期,达到最高峰。南宋初定,为了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统治者在社会治理上关注较多,尤其是两浙路灾害发生时,因此该阶段的蝗灾数据相对前期而言更具有准确性。  第三阶段(1225-1278),从宋理宗宝庆元年至南宋灭亡

5、,53年两浙路发生6次蝗灾,平均9年一次,蝗灾爆发的灾害放缓,进入了低谷期。南宋后期,统治者所关注的焦点已由社会治理转为国家存亡,因此两浙路蝗灾数据与第二阶段相比有些失真,不过总体而言,我们可以看出宋代两浙路蝗灾灾情还是很严重的。  (二)从蝗灾发生的连续性上看两浙路蝗灾灾情  宋代两浙路在320年间共发生了46次蝗灾,而在这期间两浙路连续两年以上(含两年)发生蝗灾的次数有11次,约占到总次数的24%。其中蝗灾连续发生两年的有6次,分别是:宋高宗建炎二年至三年、绍兴二十九年至三十年;宋孝宗隆兴元年至二年和淳熙九年至十年;宋理宗嘉熙四年至淳祐元年;宋度宗咸淳元年至二年。其中蝗灾连续发生

6、三年(含三年)以上的有5次,分别是:宋徽宗建中靖国二年至崇宁四年(4年);宋宁宗庆元元年至三年(3年)和庆元六年至嘉泰二(3年)年、开禧二年至嘉定三年(4年)和嘉定七年至九年(3年)。  (三)从蝗灾发生月份上看两浙路蝗灾时间特征  笔者通过对宋代两浙路蝗灾有关史料的统计制作了表2,这期间,两浙路蝗灾发生在夏、秋两季,但没有明确月份记载的有11次,约占到总次数的24%;没有记载蝗灾发生月份的有13次,约占到总次数的28%;2月份有1次,约占到总次数的2%;5月份有4次,约占到总次数的9%;6月份有7次,约占到总次数的16%;7月份有2次,约占到总次数的4%;8月份有6次,约占到总次数

7、的13%;10月份有1次,约占到总次数的2%;12月份有1次,约占到总次数的2%。将夏、秋两季和5、6、7、8四个月合在一起计算,则记载蝗灾的次数有29次,约占到总次数的65%。  根据郭郛等人主编的《中国飞蝗生物学》可知:我国境内的蝗虫主要分为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这两大种类。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亚洲飞蝗则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可以推测宋代两浙路蝗灾主要是东亚飞蝗。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在自然气候条件上有利于蝗虫的大规模繁殖。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