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社会认同与中国转型

身份、社会认同与中国转型

ID:9472893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身份、社会认同与中国转型_第1页
身份、社会认同与中国转型_第2页
身份、社会认同与中国转型_第3页
资源描述:

《身份、社会认同与中国转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身份、社会认同与中国转型摘 要:社会认同的经济学分析结合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分析框架,着重研究身份认同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的。本文引入了阿克洛夫的分析理论,研究身份经济学在不同领域发挥的作用。并联系中国转型的实际问题,从身份认同的视角对中国的转型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关键词:群体身份认同经济行为中国转型一引言社会身份(socialidentity)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来自于社会成员在特定群体中的归属感。当我们属于某一类群体是,会产生一种身份的认同,能让我们充分地识别自己是该群体中的一员。这种认同带来的满足感是以往经济学所忽视的。传统的经济学分析着重于研究人在决策选择时受到的激励,也

2、就是研究如何在一定约束下分配行为,达到效用最大。社会身份最早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的领域,用以解释诸如宗教冲突、歧视、政治选举等现象。二文献综述在经济分析中系统地引入身份认同(identity)的思想始于Akerlof和Kranton(2000)在QJE(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发表后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他们的研究中,他们设立了一个新古典的效用函数,在效用函数中添加了身份的变量,这个变量又联系着由身份所决定的行为。身份(Identity)取决于别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度,认同度越小,换句话说是归属感不高的话,会导致效用的减少。比如一个职业经理人被认为应该是

3、衣冠考究、自信、精力充沛,倘若一个经理人衣着邋遢、犹豫不决、缺乏领导能力,他就会被认为不适合当经理,他会从中感觉到挫败感,这就是效用的减少。Akerlof和Kranton运用这个模型研究了性别歧视、贫困、夫妻间家庭劳务的分工等问题。最近,Benabou和Tirole(2006)在这方面做了拓展。他们提出了一个补充的理论框架,强调对身份的投资及其影响。相关的理论都在模型的构建和社会身份认同(socialidentity)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上都做了探讨。有关的经验研究一般都包含了实验的设计,例如Chen和Li在他们的研究中设计了一个实验,考察了公开北京小学生样本的户籍对他们在实验设计中的表现

4、的影响。他们发现,公开和强调外来移民的户籍资料会显著影响实验对象在实验中的表现。公开资料后,他们的表现水平会有10%的下降。三理论的应用在新古典效用最大的框架红引入“社会身份”(socialidentity)是对经济学的一个突破,这个效用函数可以用于分析不同的问题。这个函数可以视之为改进了的新古典效用函数。Akerlof和Kranton在“身份认同和经济学”中即遴选了几个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个模型可以运用的领域范围很广阔。他们研究了身份和职业的关系;女权运动是如何影响劳动市场的;身份认同和吸毒、黑帮、堕胎等负面行为的关系等。这些应用都是具有启示性的,很多问题以往被主流理论忽视的或无法解释

5、的,如果考虑到身份认同(socialidentity),结果就会大不一样。我们举一个在教育领域的例子来说明学校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在学校里有三种学生:尖子生、差生、书呆子。尖子生是学校的领头羊,表现出众,深得大家的喜欢;差生厌恶学习,逃课打架,是老师眼中的“钉子户”;书呆子的行为怪异,埋头苦读却又成绩平平,是同学们取消的对象。我们考察社会范畴(group)是如何影响学生成绩的。学校对学生j的期望Cj和学生自己对本人的期望ej是吻合的,也就是学生的自身品质和学校规范相符,反映在模型中就是P,那么就会带来正的效用。这是尖子生的效用函数。反之,如果学校的规范与学生自身的定位不相符,则有可能出现

6、两种情况:差生和书呆子。这是Akerlof在2010年最近的研究中提出来的例子,这个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决定学生是否努力学习的重要因子,不是教育收益(高工资、体面地工作),而是身份,使学生能否与学校社会范畴的契合,当学生无法认同学校并接受学校权威时,勤奋学习就不会出现。四身份认同与中国转型身份经济学(identityeconomics)是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个理论的适用范围很广,在许多现实问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引入这个分析方法。在研究中国转型出现的问题时,研究身份认同对转型的影响意义重大。中国在转型的过程中,身份的转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前文也提到,农民的地位在转型中一波三折,不停地变化,

7、而商人的身份也是一样。在1901以前的中国,社会等级森严。由上到下排列为“士、农、工、商”,可见历史上商人的地位是较低贱的。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商人的地位逐渐提升,出现了许多民族资本家。1949年新中国成立,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消灭资本主义的萌芽,商人的地位又一次被打压了。直到改革开放后,商人的地位又逐步上升。直到现在,商人的社会地位已经很高,许多官员都“下海”从商,通过白手起家创业的企业家也成了老百姓脍炙人口的励志故事。商人的地位波澜曲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