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实践价值

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实践价值

ID:9495276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1

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实践价值_第1页
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实践价值_第2页
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实践价值_第3页
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实践价值_第4页
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实践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实践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实践价值摘要:曹操《孙子注》不仅是现存《孙子》最早的注本,也是最早的定本,对孙子军事思想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孙子注》以阐释《孙子》的要义为主,却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内涵,既有对原文军事思想内容的解释,也有根据自身军事实践所作的现身说法,更有对词语本身所做的注解。这些内容,不仅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也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面对“不得已而用之”的军事武力而进行的深层次思考。关键词:曹操;《孙子注》;孙武;军事思想中图分类号:K236文献标志码:A:1003-0964(2011)06-00090-5在孙武军事思想的发展历程中,曹操可称得上是一位具有里程碑式的

2、人物,其《孙子注》(又称《孙子略解》)不仅是现存《孙子》最早的注本,也是最早的定本,对孙子军事思想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今天见到的《孙子》,都是在曹操注本的基础上,经过宋代的《武经》、《孙子十一家注》以及曹注单行本等流传于世的。因此,可以说,曹操是孙武军事思想的奠基者和开拓者。现存《孙子》共6040字,而曹操《孙子注》就有3871字,约占正文的65%,且语言非常精要简洁。曹操《孙子注》的内容,主要是阐释《孙子》的要义,而在实际的>4.语源学成就曹操《孙子注》在语言方面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他的许多语言、注文成为后世引用的典范。据曹海花《从<汉语大词典>看<孙子&

3、gt;曹注的语言学价值》统计,《汉语大词典》释义直接利用曹注的就有20条,首例采用曹注的有9条,另有《汉语大词典》例证提到曹注的12条,“失收某词”者7条,“失收义项”者1O条。兹择引如下:[驰车]1.古代轻型的战车。《孙子·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曹操注:“驰车,轻车也,驾驷马。”[合交]犹结交。《孙子·九地》:“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曹操注:“结诸侯也。”在一种词典中这样重视曹注,充分说明了曹注在语源学上的重要价值。四、“择便利而行也”——曹操的兵学理论与军事实践曹操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充分利用了《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

4、书》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其《孙子马宝记: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实践价值的指挥才能。4.扰敌诱敌原则战场上,双方你死我活的战斗中,都会有一些特殊事情发生,如为财物所利诱,一旦士兵被财物吸引,就会大大降低战斗力,甚至失去战斗能力。所以,战争中以利诱敌也是常用的战术。曹操《孙子注》就多次谈到此种手法,如:以利诱敌,敌远离其垒,而以便势击其空虚孤特也。[]’。在实际的战斗中,曹操也典型地使用了这一战术。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面对越来越多的敌人骑兵,曹操就采用了诱敌深入之计,他将大量辎重放置道旁,“

5、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苟攸日:‘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日:‘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日:‘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2119。曹操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这次胜利大震袁军。5.观察预见原则在复杂的战斗形势下,要善于观察敌情,对事情的发展要有预见性,这也是对将领的最基本要求。预见准确,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孙子注》提及预见性时说: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曹注:当见未萌。]¨要求要“当见未萌”,即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时,要看到将来的发展结果。曹操在东征乌桓之时,对袁

6、尚、袁熙兄弟逃往辽东所采取的措施,就反映了曹操高度的预见能力0曹操打败乌丸之后,袁尚、袁熙与单于残部数千骑兵逃往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本来依仗与中原路途遥远而不服统治,所以有人建议曹操直接征讨公孙康,并擒获袁氏兄弟。但曹操料定公孙康将杀死袁氏兄弟请功,所以,曹操径自率兵回师。不久,公孙康果然将袁氏兄弟首级送给曹操。至此,袁氏势力彻底消亡。袁绍所占据之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全部被曹操平定。6.水注火攻原则常言道:水火无情。当战争发展到一定阶段,这种非常手段就会起到一举定乾坤的作用。当然,其杀伤力是巨大的,不光是对军队,对百姓也是如此。所以,明君良将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采取这种非常措施的

7、。曹操在《孙子注》中,根据原文也多次提到了水火之性及用水火的手段,如:八尺日仞。决水千仞,其势疾也。M火佐者,取胜明也;水佐者,但可以绝敌道、分敌军,不可以夺敌蓄积。[】因水势流急,无可抵抗,所以,决水千仞,便势如破竹。同样,火势猛,纵火焚烧,就会使敌人丧失作战物资,失去战斗力。这两种手段,曹操在实战过程中都曾经成功地使用过。建安三年(198年)冬,曹操与吕布战于下邳,曹操久攻不克。这时,因为连续作战,士卒疲惫,不少人想撤军返回,曹操采纳苟攸、郭嘉的计策,将泗水、沂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