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对学龄人口波动压力

教育:应对学龄人口波动压力

ID:9554693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2

教育:应对学龄人口波动压力_第1页
教育:应对学龄人口波动压力_第2页
教育:应对学龄人口波动压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育:应对学龄人口波动压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应对学龄人口波动压力专家预计,在21世纪的头10年里,我国不同学龄阶段人口的增长将分别达到高峰期。目前,我国小学学龄人口的高峰期已过,去年12—14岁的初中段学龄人口升至最高峰。随着高峰的后延,我国教育体系正面临着学龄人口数量波动的挑战:15—17岁的高中段学龄人口到2004年至最高峰,约7500万人;18—22岁的大学学龄人口到2008年达到最高峰,为1.2亿。这一趋势势必对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特别对高中及高中后教育结构体系产生巨大影响。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

2、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面对未来20年内学龄人口波动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教育界人士认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在头10年间必须对人口波动给教育的持续性压力有清醒的认识,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稳步推进。初中学龄人口正当高峰当前,随着小学学龄人口高峰的平稳度过,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在2001年升至高峰期,在校生总数6514万人。据教育部有关部门推算,初中段高峰从今年起逐年下降,2007年则在约5000万人的底谷上有所回升,2010年恢复至5800万—6000万人。“落实十六大报告中‘继续普及

3、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初中段的这一特征。”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指出,因为这一情形对各地巩固“普九”形成很大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初中毛入学率可能会再度下降。目前,原来义务教育学制为“小学5年至初中3年”的部分地区,正在利用初中人口高峰期与小学人口低谷期并存的特点,积极向实施“小学6年至初中3年”的学制过渡,用小学相对宽松的办学条件缓解初中校舍师资不足的矛盾。专家还建议,各地区在高峰期新建学校和校舍、调整学校布局时,要统筹规划,充分考虑到人口波动的特点。“十五”后期,初中段学龄人口将呈下降趋势,届时只要重点做好西部地区

4、的“普九”工作,全国初中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85%达到“十五”计划的90%以上目标是有保证的,从而为下一步“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奠定基础。此外,针对初中教育资源地区间不平衡的现状,张力认为务必按十六大报告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的要求,加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支持,鼓励城市地区在低谷期缩小班额,提高办学质量,同时落实对口支援农村、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等措施,以使经济发达地区初中的多余培养能力有效地用于资源短缺的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首当其冲应对人口高峰波动压力挑战,首当其冲的是高中阶段教育。从今年起初中毕业生开始超过2000

5、万人,到2004年达最高峰2100多万人,依照中央对2005年高中段毛入学率达60%左右的要求,届时在校生将从2001年的2600多万人达到4600万人左右,增长幅度巨大。当高中教育跨过这一攻坚时期后,张力认为在2010年前后扩大高中教育规模的步伐会变得相对平稳而顺畅,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虽然意味着高中段毛入学率至少在85%以上,但实现目标是乐观的。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高中阶段资源却显得相对匮乏和不平衡。据介绍,目前我国高中段教育的培养能力,相当于初中的40%,以2000年为例

6、,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相加总共不过800多万,即便包括成人高中,差距仍然很大。再加上东西部、城乡之间高中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形势之严峻,显而易见。因此,落实十六大精神,努力扩大高中段教育规模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此外,由于初中毕业生基数很大,预计到2010年,全国未能升学而就业的初中毕业生,每年将保持在500万—1000万左右,再加上每年还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对此,专家强调在扩大正规学历教育机会的同时,应广泛进行初中后非正规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使适龄青少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更多的学习和就业培训机会,应

7、当作为21世纪初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战略对策。高教扩大规模势在必行大学阶段适龄人口到2008年将升至最高峰,达1.2亿。届时,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的保守计算,在校生人数将从2001年的1100多万增长至1800多万。因此,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同样势在必行。目前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略高,中学入学率接近,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则远低于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然而,在人口波动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应实事求是,稳步推进。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郝克明认为,根据各国教育结构调整的历史经验,在

8、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高中阶段教育将逐渐减弱选拔式教育功能,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会增大。教育结构体系的调整在各个阶段应该是逐步递进的。当高中段教育的普及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高等教育才能实现较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