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人文价值

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人文价值

ID:9582234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人文价值_第1页
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人文价值_第2页
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人文价值_第3页
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人文价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人文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人文价值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人文价值从专业角度分析,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它既包括于历史之中产生并流传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作品。中国传统音乐属于民族音乐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非常鲜明的音乐风格和特征。在长期的发展和沉淀的过程中,中国传统音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音乐理论体系,并蕴含着深刻的美学思想。传统音乐最初的形成和发展并不单纯的是为了进行娱乐活动,它蕴含着重要的礼的思想,对于音乐的掌握不仅可以代表古代礼乐制度的发展,也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品

2、格和思想。可见中国传统音乐不仅具有政治性的目的还具有培养情操、教化的深刻作用。随着音乐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音乐属性也逐渐丰富,自中国古代起,音乐就被人们认为具有净化心灵、升华人格的重要人文精神和价值。文中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并对其对当今社会人文理念的发展提出了相关见解。  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音乐注重体现人的品格和思想,受不同时期指导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的理念中认为自然与个体生命是一体的,即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在这种理念之下所发展的传统音乐文化在注重追求审美的同时更加

3、注重追求人的心理体验,尊重人的思想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产物,它与历史中的发展思想息息相关。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可以从中国古代所推崇的指导思想的角度来分析。  首先,从儒学思想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传统音乐。儒家思想中的中国传统音乐主要强调了音乐的社会性功能,强调音乐对于人的思想道德的塑造作用,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正是对于这种思想的体现。另外,儒家所推崇的中庸思想也使得这一个阶段内的传统音乐体现出一种平和、仁徳的美感,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标准。《乐记》对儒学音乐的美学思想进行了阐述: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

4、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传统音乐充分体现出了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艺术体系,使音乐中的徳善等核心思想放在第一位,将音乐艺术的美放于其次位置,这种安排对中国古代文化以及日后的文化思想走向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是道家思想指导之下的中国传统音乐。道家以无为自然而著称,对于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均采取不作为的态度。道家思想指导下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认为美与丑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声音相反相成。在《道德经》中所提到的大音希声这一观念,是道家思想影响下的音乐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简单来说,音乐

5、的美好之处是指它具有使人内心和谐平静的能力,在这种平静的状态之下,乐者能够自然而然的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灵魂的升华。随着道家思想的不断发展,其对于音乐美学的思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庄子认为,音乐的美突出表现为其为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性情而服务的作用,只有能够充分抒发人内在的情感,娱乐人心,才能够被称为是美的音乐。可见这一阶段音乐的美学标准已经发生了与儒家音乐美相比较大的变化。这一阶段内,音乐的美,体现在它的自然和朴素上,认为音乐的美与人和自然的本性是息息相关的。  可见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标准与美学思想与当时的指导思想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性,一般具有

6、实际性的作用和性质,这种美学思想服务于伦理学又高于伦理学,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中国传统音乐为伦理学服务的性质充分体现了其巨大的社会功能,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美学思想充分表现出了对生命这一本体的重视和尊重。比如《乐记》中认为,音乐是天地之和,能够体现天地间的节奏和秩序,同时音乐也是自然生命生生不息、不断轮回的一种体现,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古代音乐中,经常模拟春雷震动、万物复苏等自然世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音乐的创作,这充分体现出了对天

7、的尊重和敬仰。经过长期的发展,这种音乐创作和表现形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人们以天地衍生万物的这一理念作为基础,创作音乐,充分体现了音乐的生命意识。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中所蕴含的审美精神充分的体现了生命精神,其本质目的与人们的生命安乐、长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包含了深刻的以和为美的思想。这突出的表现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音乐的美感来自于不同声音的相互和谐与统一,只有不同的声音达到和谐统一,才能真正的呈现出美好的音乐,这正是和六律以聪耳,音乐之美追求的是和而不同。在中国古代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音乐之和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8、比如,春秋时期的齐相晏婴对音乐中关于和的审美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认为音乐的和之美,主要是因为杂多导向统一,音乐美是各种因素相成、相济,和谐统一所产生的结果。传统音乐中关于和的审美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