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

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

ID:9672030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5

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_第1页
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_第2页
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_第3页
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_第4页
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三、新世纪农史研究之展望(一)通过回顾对学科的思考一个学科的对象、范围、理论、方法,往往为治史者所关注;但不是首先规定好了对象、范围、理论、方法,学科才得以发展,而是在学科的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对其对象、范围、理论、方法做出总结的。也就是说,关于学科的理论是对学科发展反思的结果。建国以来的农史研究是从农书整理和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开始的,文革结束以后,农史研究走上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农史学科不能局限于农书整理和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已成为农史界的共识。作为农史学科研究对象的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这过程的主导者--人组成

2、为群体,不但与自然界交换其活动,而且在群体内部相互交换其活动。在现代化以前的漫长的时代里,农业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压倒优势的主要部门,极大地制约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发展。因此,农史研究不能不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广泛方面。随着学科细分化和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农史学科中又可以划分出诸多分支学科或分支领域,如农业起源与原始农业、农书校释研究、农业生产史(又包括农林牧副渔、粮棉油菜果等各方面,每一方面都可以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或分支领域)、农业科技史、农业工具史、农田水利史、农业屯垦史、农业经济史、土地制度史、农业赋役史、农业政策史、农业思想史、农业文化史,

3、地区农业史、民族农业史、农业环境史、农业灾害史、农民史、农村史、世界农业史等等。范围如此广泛的农史学无疑应该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农业生产史;因为农业就其最基本的意义来说是以人为主导的一种生产活动。上面列举的诸多研究领域,多是农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或共有的,而农业生产史则基本上是农史学科专有的,其他学科即使涉及,也是附带的。当年王毓瑚编写《中国农学书录》曾确定以下收录原则:"以讲述农业生产技术以及与农业生产直接有关的知识的著作为限。其属于农业经济和农业政策性质的专书,如泛言重农以及以田制、荒政等等为对象者,一概不收。"王先生的这一意见的前提,就是把中国传统农学视为一门以研究农业生产

4、和农业科技为中心的学问。这也可以作为我们决定农史学科中心的参考。如果我们把上面提到的诸多的分支学科和分发领域归入广义农史学的范畴,那么,作为农史学中心的农业生产史,也可以称为狭义的农史学。农史学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其理论与方法是共通的,都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用现代科学观照、解释古代的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但农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也有其特殊之处。作为历史研究和解释工具的现代科学,一般是指相关的社会科学;而农业生产由于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结合,所以作为农史研究和解释工具的,不但包括社会科学,而且包括自然科学。农史界的一些前辈学者,如石声汉、游修龄善于把现代自然科学运用于

5、农史考证和研究中,解决了一些单纯用传统的历史考证和研究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形成了农史学科值得珍视的好传统。农史学以农业生产史(包括农业科技史)为中心,但不能孤立地进行这些研究。农史研究、尤其是农业科技史研究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是脱离社会的和自然的现实条件,简单地罗列农书或近代考古学进入历史研究,是20世纪历史学的一大进步和一大特点。文革后农业考古的提倡,成为农史研究新的生长点,为农史学科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但我们除了注意"考古"以外,还应该注意"考现"。"考现"这个概念是已故农史学会副会长吕平提出的,他的农谚研究可以说就是"考现"的实践。由于历史是延续的,现实中总会存在历史的、传统的因素

6、;我国这样一个历史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近一二百年来又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变中,传统的东西更是与现代的东西交错杂陈、异彩纷呈。所谓"考现",就是考察近现代社会中的历史孑遗、传统因素,作为认识历史的一把钥匙。"考现"的另一个意思是把历史研究和现实社会调查结合起来;这样做,可以使历史研究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这方面,农史界也是有传统的,如文革前陈恒力把《补农书》的研究与杭嘉湖地区的社会调查相结合。文革以后,张波也曾经用这种方法研究耦耕和绿洲农业的起源。不过,总的说来,还做得不够,需要加强。中国农史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农史学有两个源头:一是历史学、主要是经济史学,一

7、是现代农业科学;农史学是由二者交汇而成的。中国农史学有两支队伍:一支是专业研究队伍,主要是从农学界或农经界派生出来的;另一支是非专业研究队伍,这是相对于农史专业研究队伍而言的,它包括其他学科(社会科学的和自然科学的)专业研究者而兼治农史者以及业余农史爱好者。上述这两支队伍的人员可以相互流动或相互转化,而两支队伍本身及其职能却不能混同,它们只能相互参赞而不能相互替代。农史学科范围很广,它包括或涉及众多的研究领域,光靠专业研究队伍是不够的,需要依靠两支队伍的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