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校训”源流考辨

简析“校训”源流考辨

ID:9723501

大小:6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06

简析“校训”源流考辨_第1页
简析“校训”源流考辨_第2页
简析“校训”源流考辨_第3页
简析“校训”源流考辨_第4页
简析“校训”源流考辨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校训”源流考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析“校训”源流考辨[论文摘要]追溯“校训”概念的来龙去脉,梳理其产生的由来、释义、流变、特征、作用,正确看待和慎重拟制“校训”,并一以贯之落实,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精神凝练、教育品牌塑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校训 学校精神 学校文化   追溯“校训”概念的来龙去脉,梳理其产生的由来、释义、流变、特征、作用,正确看待和慎重拟制“校训”,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精神凝练、教育品牌塑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校训的由来  校训的产生,来自对学生行为管束的需要,以期求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春秋时期管子所作的《弟子职》,就是最早的小学

2、生守则,其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如何跟随老师学习的一些日常行为的要求。比如:“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受业之纪,必由长始;一周则然。其馀则否”;“至于食时,先生将食,弟子馔馈”;“先生有命,弟子乃食。以齿相要,坐必尽席”;“先生将息,弟子皆起”等,全是对学生的各种要求,包括如何尊师、如何守礼等。观此,《弟子职》虽无“校训”之名,但已初具校训之实。  “校训”这个名词却并不是自古就有,它是个舶来品,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由日本传入中国的现代词语。日语本来就借用了许多中国古代汉字(偏旁、部首等)及汉字发音来表意、表形和表音(如

3、唐音、宋音、吴音等),按照日语要求经过重新组合、注音(主要是音读和训读)、赋义之后就成了表达日文含义的日语词汇。然后在中日文化交流过程中,一些日语中的汉字词通过翻译又辗转回到中国来,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就形成了现代中文词汇。据1984年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外来词词典》所载,“校训”其日语原词为“校圳”,日语读音“こうくん”,音如“kaukun”或“kokun”,其释义为“旧时学校要求学生遵守的有关道德教育方面的箴言”。从中文的角度看,“校训”中的“校”、“训”二字在文言文中皆可独立成词,各自具有独立的意义。在古代典籍中,“校”“训”二字很少合成使

4、用,即使在文本形式上两字连缀(据查《四库全书》中出现“校训”二字连缀形式共34次),一经句读,则意义全变,并非今天“校训”一词的含义。例如:“……才越月而五校训齐……”(《全唐文》卷746);“……考校训导如博士之职”(《宋史》卷165);“……其学校训导未教生徒”(《明史》卷10)等。作为现代汉语词汇,“校训”中的校,即为学校;训,指教诲、训导、劝说、鼓舞、法则等意思,合起来就是“一校之训示”的意思。  由此可见,“校训”概念的出现是晚近的事情,大致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之后,“校训”慢慢在中国的学校落地生根,成为表达学校办学主张

5、、价值追求、文化精神的代名词。  二、校训的释义  搜罗古今辞典、工具书对“校训”的解释,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同时期的一些大型工具书如《辞源》(1915年、1980年)、《辞海》(1936年、1979年、2009年)、《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1973年)、《新华词典》(1980年)、《教育辞典》(1987年)、《教育百科辞典》(198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99年)、《现代汉语辞海》(2003年)等,都没有列入“校训”条目。这种现象说明两点:第一,“校训”概念出现确实比较晚,以致早期的辞典还来不及收录;第二,学界对

6、“校训”是否列入辞典条目尚有争议,因此后期的辞典有些也未收录。争议的焦点其实就是对“校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功能、作用等认识上的不一致。  最早对“校训”概念进行解释的是舒新城主编、中华书局1930年出版的《中华百科辞典》。它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校训”的作用是“为训育便利”,“校训”的内容是“选若干德目”,“校训”的形式是“制成匾额”,“校训”的摆放位置是“校中公见之地”,“校训”的目的是“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197

7、8年12月,《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关于“校训”的解释为“学校规定的对学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词语”。日本平塚益德主编的《世界教育辞典》汉译本(1989年)认为:“校训是依据国家和地方教育委员会法定的教育目标.同时考虑各学校的历史、传统、地区性、学生的实情等条件,发挥学校的自立性而制定的具体教育方针。主要指涉及道德人格形成的教育观念。”199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也列入“校训”词条,解释为:“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2004年出版的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则把校训解释为“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员

8、工有指导意义和激励作用的口号”。  从以上工具书对“校训”词条的解释,反映了人们对于“校训”这一概念的认识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推广、普及、重视、深化的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