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文选_派与桐城派之争背后的学术背景

_文选_派与桐城派之争背后的学术背景

ID:9818859

大小:229.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0

_文选_派与桐城派之争背后的学术背景_第1页
_文选_派与桐城派之争背后的学术背景_第2页
_文选_派与桐城派之争背后的学术背景_第3页
_文选_派与桐城派之争背后的学术背景_第4页
_文选_派与桐城派之争背后的学术背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_文选_派与桐城派之争背后的学术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选》派与桐城派之争背后的学术背景主题研讨67《文选》派与桐城派之争背后的学术背景郭院林(北京大学中文系04级博士生)【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以文派论争为切入点,理顺桐城派与扬州学派的不同价值指向。桐城派与骈文派的错位之争其实是晚清以来宋、汉之争的反映。后期汉学扬州学派崛起,而宋学不甘落魄而公开挑战。扬州学派殿军刘师培不仅继承汉学权威从学术理论上对宋学予以攻击,而且力图从文本体裁上否认桐城文派作文之法,揭穿其官方代言体的面目,从而彻底击溃桐城派。文学样式背后都反映了各自的价值考虑。【关键词】骈文派桐城派汉宋之争文学样式价值观念一选》派”,与桐

2、城古文相抗衡。章太炎弟子黄侃1934年,章太炎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在文学主张上,亦归附刘师培一方。姚永朴、会”,其讲义《文学略说》中提及“民国初年桐城姚永概兄弟是桐城派晚期代表,1914年随着派和《文选》派纷争的一重公案”。①其实,章严复离校而蔡元培新主北大,因学旨不合,故太炎讲义所说即骈文派与古文派之争,原文而二姚离开北大,到徐树铮所主正志学校任曰“:阮芸台妄谓古人有文有词,辞即散体,文教。即骈体,举孔子《文言》以证文必骈体,不悟《系然而《文选》派与桐城派双方并没有直接辞》称‘辞’,亦骈体也。刘申叔文本不工,而雅交锋,时间与主角都有错位

3、。姚氏任京师大学信阮说。余弟子黄季刚初亦以阮说为是,在北堂文科教员时在1910年至1914年,而黄侃北京时,与桐城姚仲实争⋯⋯”文中指出骈文派大任教则于1914年至1918年间,刘师培接受理论最初源起于阮元,其主张见于《文言说》。北大聘任则在1916年至1919年。②刘师培骈文大家汪中作品的巨大影响,加以扬州学人进入北大任教后,谢绝交游,专心讲学。对于研习《文选》之传统,在文学特质论上认同俪词外界纷争极为谨慎,常采取不介入的态度。③韵语,从而形成以“骈文为文体正宗”的“《文黄侃在北大虽然表现较为激烈,但对桐城派并选》派”。扬州学派殿军刘师培

4、承继阮元的文没有进行攻击。姚氏在刘、黄到来后已经离学观念,作《广阮氏〈文言说〉》等文推扬“《文开,在媒体也不曾产生争端。三家均治“龙①参见周勋初《:黄季刚先生〈文心雕龙札记〉的学术渊源》《,〈文心雕龙〉札记》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版,其后汪春泓在《由近代〈文选〉派与桐城派纷争联想新诗学建设》以及《论刘师培、黄侃与姚永仆之〈文选〉派与桐城派的纷争》都沿用周先生之说。②参见汪春泓《:论刘师培、黄侃与姚永仆之〈文选〉派与桐城派的纷争》《,文学遗产》2002年第四期,第14页。③据《北京大学日刊》1919-03-24载,刘氏对于《公言报

5、》指其“结合”事极力辩解,可见其不愿介入是非之中。68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第86期学”,刘师培有《〈文心雕龙〉讲录二种》①、黄侃刻意骈俪。尝语人曰:‘天下文章,在吾扬州有《〈文心雕龙〉札记》②、姚永朴有《文学研究耳。后世当自有公论,非吾私其乡人也。’桂馨法》,因此两派只是北大中文系有影响的先后窃闻之,八家文统,沿及南宋、元、明,日趋华派别而已。熟。前后七子欲变之,未为非也。然不知以骈然而章太炎所说两派之争却又确实存在,变散,而乃以周秦变韩欧,夫欲为周秦之文,必不过时间应该推进到1905年。这一年学界在先有周秦之学。顾其时经术疏芜已久

6、,声音训刘师培主持的《国粹学报》上展开了的骈、散争诂门径茫然。吞剥矫揉,适成伪体。钱牧斋、论,虽然有章太炎等的不同意见,但总的来说,黄太冲大笑悼之。乃复理八家绪言,顾亭林、桐城古文则处于无声状态,而骈文得到了充分朱锡鬯诸公,至不耻以元文相勉,诚恶万历以的支持。刘师培于此期间上陆续发表的《论文来之妄也。同时云间、西泠倡导骈文,犹多俗杂记》,③由于不满于桐城古文理论,因而系统格。文士所奉为圭臬,仍在散,不在骈。骈文阐发自己的文学主张。刘师培承继了清代后至常州,经儒风骨始邃。汪氏作而骈散之迹期仪征文派阮元的观点,力倡韵偶之文,强调泯,阮氏起而文笔

7、之界明,迨申叔崛兴,则又视以“藻饰”“、对偶”、“声律”为“文”之标准。《广前此诸家有进焉。④阮氏文言说》《、文章源始》中,他从辩析文章之南氏分析了历代文章与学术的关系,指出刘氏嬗变与文笔之异入手,对骈文的形成与发展作骈文理论来源于汪中、阮元、凌廷堪等乡贤,认了深入分析。“是则文也者,乃经史诸子之外,为刘师培的文章与学术密切相关。刘氏与桐别为一体者也。⋯⋯骈文一体,实为文体正城文章争胜,实是以学论文。中国传统重学轻宗。”文近于经,语近于史。在《文说》中,刘师文,扬州的《文选》派与桐城派都不是单纯的文培也作了全面的阐述。在《精采篇第四》中,他

8、学争论,而是有其学术指向,由此而产生深刻先从《易》中的“物相杂,故曰文”引出“一奇一分歧。因此,对于20世纪初的这场文派之争,偶谓之文”,指出“文也者,乃英华发外,秩然有我们有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