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各论期中试题答案

刑法各论期中试题答案

ID:9844348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2

刑法各论期中试题答案_第1页
刑法各论期中试题答案_第2页
刑法各论期中试题答案_第3页
刑法各论期中试题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刑法各论期中试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刑法各论》期中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叙明罪状、引证罪状2.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3.故意杀人、强奸、贩卖毒品4.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违反规章制度、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5.5万元6.盗窃罪7.走私罪的共犯8.毒品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9.有配偶、明知他人有配偶10.有生命的活人、胎儿、尸体二、选择题1.AB2.BCD3.B4.ABCD5.AB6.C7.C三、名词解释1.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2

2、.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违反商业秘密保护法规,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4.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5.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四、简答题1.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

3、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构成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公私财产的所有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五种形式:①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②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构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行为。③没有实际履约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继续与其签订合同的。④收受

4、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⑤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产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产品质量监督制度和市场管理制度,同时也侵犯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和工

5、商行政管理法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3)主体,一般主体,包括单位。(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3.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五、案例分析刘某的

6、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其构成特征为:(1)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必须具有杀人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从案例来看,刘某主观方面有杀害李某的故意,而且,已造成李某死亡的危害结果。因此,客体上侵害了他人的生命权利。客观方面,刘某用爆炸的手段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虽然危及公共安全,但因为刑法中对故意杀人罪有相应的规定,因而,不能以爆炸罪论处,而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