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表 - 中国遗传学会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表 - 中国遗传学会

ID:9851867

大小:20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2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表 - 中国遗传学会_第1页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表 - 中国遗传学会_第2页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表 - 中国遗传学会_第3页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表 - 中国遗传学会_第4页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表 - 中国遗传学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表 - 中国遗传学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2编号工作领域(请选择1项)√□科研□企业□农村□科普□卫生医疗□国防科技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表□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人选姓  名周钢桥工作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推荐单位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制—7—填表说明1.此表在中国科协网站(http://www.cast.org.cn)“表彰奖励”栏目下载后填写,A4规格打印完成。2.封面的工作领域根据候选人以主要精力和时间从事的工作勾选1项。3.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人选,在封面相应位置进行勾选。4.推荐表中所涉及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如

2、2010年1月1日。5.毕业院校、工作单位填写全称,职务等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详细填写。6.照片为小2寸正面免冠彩色标准照,可粘贴在推荐表上,也可将照片电子版插入本表,一并彩色打印。7.从事科技工作经历从中专或大学毕业后填起,含科普工作经历。8.主要事迹1000字左右,请勿另附页。内容应客观真实地反映候选人精神风貌、工作业绩、社会影响、所获重要奖励等情况。9.简要事迹不超过200字,是主要事迹的简要概括,用于公示和宣传。10.工作单位意见由候选人所在单位填写,推荐单位意见由负责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单位填写。需负责人签字,加盖

3、单位公章。—7—姓名周钢桥性别男出生年月1972年9月30日籍贯江苏省溧阳市党派中国共产党民族汉族学历研究生学位理学博士毕业院校军事医学科学院所学专业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研究员是否院士否工作单位及职务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所在地区北京市通讯地址及邮编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路33号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1221室,102206联系电话010-80705255手机13810921758传真010-80705255电子邮箱zhougq114@gmail.com是否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会员是(中

4、国遗传学会会员)从事科技工作经历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在何单位从事何工作1994.07-1998.091998.10-1999.081999.09-2004.062004.07-至今2010.02-至今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从事医学微生物和免疫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进修,从事胎肝的表达谱研究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从事慢性乙型肝炎遗传易感性的研究工作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

5、员、博士生导师,从事肝炎、肝癌等复杂疾病的遗传易感基因研究兼职北京市昌平区青联常务委员、北京市昌平区“青少年成长导师”—7—,向青少年普及生命和医学科学知识主要事迹(1000字左右)周钢桥同志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安徽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和兰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遗传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遗传》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学术刊物的编委,NatureGenetics、Hepatology、JProteomeRes、《中国科

6、学》和《遗传学报》等国内外10多家学术刊物的审稿专家。北京市昌平区青联常务委员、“青少年成长导师”。多年来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生物医学科学研究工作。主要从事人类基因组多态性和中国人群复杂疾病的遗传易感基因研究。其主要科研业绩包括:①通过大规模临床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揭示CXCL10、ESR1和MBL等基因分别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肝癌、SARS和鼻咽癌等的重要遗传易感因素,为此类疾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预警及新的临床诊治措施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生物靶标。尤其是近日率先主持完成了国际上首项基于大规模人群和全基因组水平肝癌

7、易感基因的筛查研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肝癌易感基因区域1p36.22,为肝癌发生机制的阐明、防治措施的研发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②与中科院化学所合作,创立了一种联合运用水溶性共轭聚合物(CCP)和单碱基引物延伸反应技术的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7—)分型方法。该方法大幅提高了SNP基因型分辨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于提高SNP分型的效率、扩展CCP的应用范围等均有重要意义。③发现IL13基因在不同的代表性种族间呈现显著不同的单倍型结构和多态性分布模式,明确揭示IL13基因的进化主要受分子水平的达尔文正向自然选择作用驱动

8、。④历时10年,建立了包含乙型肝炎、肝癌、鼻咽癌、SARS和脓毒血症5类复杂疾病的3万余人份标本的样本库,推动了对我国复杂疾病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先后领衔主持国家“863”、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已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责任作者署名在NatureGenetics(2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