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论文电子政务建设论文:如何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

电子政务论文电子政务建设论文:如何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

ID:9869967

大小:5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3

电子政务论文电子政务建设论文:如何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_第1页
电子政务论文电子政务建设论文:如何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_第2页
电子政务论文电子政务建设论文:如何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_第3页
电子政务论文电子政务建设论文:如何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_第4页
电子政务论文电子政务建设论文:如何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论文电子政务建设论文:如何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子政务论文电子政务建设论文:如何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并指出为确保电子政务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认真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为此需要从加强信息基础建设、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宣传等方面入手。关键词电子政务互联网数字鸿沟一、电子政务政府的信息化建设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计算机在政府部门的使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的大量应用,一些国家开始推行行政事务的计算机化。“电子政务”(e—government)的概念由美国克林顿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此后,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政府信息化发展规划

2、,电子政务得以迅猛发展。电子政务的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通过建设电子政务,可以改革行政程序,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信息资源优势,使企业和社会公众获得优质的政府信息服务;可以满足社会对政府管理和服务透明度的需求,在政府与社会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促使政府对公众更负责任,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和透明。我国的电子政务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我国先后启动“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和金卡工程)、“政府上网工程”等信息化建设项目,并确定了电子政务的目标以及发展战略框架,推动政府信息化建设进入整体规划、整体

3、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主要是县级以上政府的网站建设取得明显成绩,政府网站已经成为全面展现电子政务建设成果的主要窗口。二、我国的数字鸿沟问题数字鸿沟,也称为“信息鸿沟”、“数码鸿沟”或“电子鸿沟”等。我国学者胡鞍钢认为:“数字鸿沟”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通讯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同时也体现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在政府提供电子政务服务的过程中,不同的服务对象由于经济水平、教育文化背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导致享用电子政务的“数

4、字鸿沟”。(一)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超千万的省(市)共有19个。但从互联网普及率来看,各地区的互联网发展差异依然十分明显。根据互联网普及率高低,可以把全国各个省份划归三个不同的梯队。第一梯队:互联网发展水平较好,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内陆省份。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天津、福建、辽宁、江苏、新疆、山西、山东、海南、重庆、陕西十四个省或直辖市。其中,北京互联网普及率高达69.4%,上海和广东分别为64.5%和55.3

5、%。第二梯队:互联网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包括青海、湖北、吉林、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六个省和直辖市。第三梯队:互联网发展水平较为滞后,网络普及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集中在西南和中部地区,包括宁夏、西藏、湖南、河南、广西、甘肃、四川、安徽、云南、江西、贵州十一个省或直辖市。这种分布情况充分表明,我国互联网事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仍较为严重,东部省市依然拥有绝大部分的网络资源。为使我国互联网事业均衡发展,需要继续加大中西部地区互联网的发展力度,减少地区差异。(二)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我国农村与城市相比,互联网的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农村网民普及率较低

6、,还不到城市网民普及率的1/6甚至更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城市网民规模庞大,占网民整体的比例达到72.7%。同时,与2009年相比,网民城乡比例在2010年呈现出城镇增长、农村较少的现象。在此情况下,广大农村人口很难享受到电子政府的服务,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十分明显。图12009.12-2010.12我国网民城乡结构(三)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年龄、学历、职业等是影响人群上网的重要因素,也是划分“数字鸿沟”不同群体的指标。1、年龄。从表一可以看出,我国绝大

7、多数网民为10-49岁,共占到93.1%,老年人网民仅占到网民总数的1.9%,这表明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而有关的调查表明,青年群体数字化指数明显高于老年群体,低年龄段人群数字化水平明显较高,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依旧是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表一2010年12月中国网民年龄结构分布2、学历。我国大部分网民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共占到网民总数的58.8%(见表二);2010年,初中学历网民人群增加明显,占比从2009年的26.8%提升到32.8%,增加6个百分点。从表二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学以下网民比例仅占8.4%,这些文化程度低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