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题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ID:9927644

大小:2.46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15

专题五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1页
专题五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2页
专题五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3页
专题五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4页
专题五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含山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二轮复习材料(十五)地理——专题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讲】世界主要自然灾害【考情考向透析】综合分析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的高考命题,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多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最近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来考查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地区分布、造成的危害以及防御措施,特别是气象灾害和地质害。从命题的趋向看,2011年高考会沿以下几条主线进行:①结合热点材料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发生原因等;②通过图表在灾害发生、影响、措施等方面设问;③结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节约型社会的背景在防灾和减灾等

2、方面设问。【主干体系构建】1.主要气象灾害类型成 因主要分布地区热带气旋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起来的低气压涡旋太平洋西北部、大西洋西北部、印度洋北部和西南部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灾害与防治)15洪涝锋面、气旋等造成短时间的集中降水过程,造成地表水泛滥纬度30°~50°的近海平原地区,如欧洲西部和南部、东亚、南亚季风气候区、美国、中美洲、南美东部沿海地区干旱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多见于中纬度地区,如美国、

3、我国东北、华北2.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成 因基本知识基本特点主要分布地区地震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烈度:衡量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主要取决于震级,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等相关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滑坡外力作用(斜坡重力作用)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主要

4、集中在地形崎岖的山地,如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中国的横断山区、南美安第斯山区泥石流山区暴发的饱含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3.主要海洋灾害类型成 因主要分布地区海啸是由于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附近多地震的海域,如太平洋西岸的印度尼西亚群岛、东亚东部、美洲西部沿海风暴潮是由热带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附近多台风、飓风的沿海地带,如印度洋北岸的南亚南部沿海,太平洋东岸的东亚沿海地区4.生物灾害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

5、自然灾害与防治)15提示:(1)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异变或人类活动引起自然的异变而使人类社会受到损害,因此在分析自然灾害成因时应考虑自然和人为两大方面,尤其是在分析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加大时,应特别注意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2)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分布往往具有关联性和一致性,如海底火山、地震会引发海啸;台风(飓风)会引发风暴潮;干旱多发区往往洪涝灾害、蝗灾也多发。(3)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与灾害本身(灾害强度、发生时间等)有关,也与人类活动有关,如经济分布密度(人口、城市、产业的分布密度和发展水平)、防抗救灾

6、能力和应急机制等。【典型习题训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时53分,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地震死亡人数超过20万;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14时34分,智利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近千人死亡。下图为智利和海地地震图。(1)智利为什么易发生地震?其震级高于海地,死亡人数却远小于海地,为什么?(2)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且危害大。谈谈应对地震灾害的方法。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

7、,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形成的湖泊。地震灾区堰塞湖应急处理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排除堰塞坝以内拦蓄的大量洪水,保证堰塞湖的稳定和安全,以免堰塞湖蓄水可能引发堆积体上游淹没或溃决,产生二次灾害。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灾害与防治)15(1)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2)在抗震救灾中将遥感技术(RS)广泛运用到对地震滑坡、堰塞湖的动态监测上,请说明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3)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3.图甲示

8、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灾害与防治)15含山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二轮复习材料(十六)地理——专题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二讲】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典例导入】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